[发明专利]同步测量混凝土受拉和受压徐变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5354.1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5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杰;庞存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10;G01N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宏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测量 混凝土 受压 实验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同步测量混凝土受拉和受压徐变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实验组装置:用以对实验组试件的两个节段分别产生变形量相同的受拉和受压变形,并测量得到加载的压力以及受压或受拉节段的受力,以此判断受压徐变缩短量与受拉徐变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述的实验组装置由两个压力传感器、一个液压千斤顶、含有两个预埋件的实验组试件、一个钢垫块、三块垫板、三组螺杆和配套的螺母组成,具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垫板C、垫板B和垫板A、固定在垫板A与垫板B之间的实验组试件、设置在垫板C上表面的液压千斤顶、安装在液压千斤顶与垫板B下表面之间用以测量加载压力的压力传感器B、设置在试件底面的钢垫块A以及设置在垫板B上表面与钢垫块A之间用测量受压或受拉部分受力的压力传感器A,所述的垫板A通过A组螺杆与垫板B固定连接,使得垫板A与垫板B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变,所述的垫板A通过B组螺杆与试件上部的预埋件A固定连接,使得垫板A与预埋件A之间距离无法增加,所述的垫板C通过C组螺杆无接触地穿过垫板B后与试件中部的预埋件B固定连接,使得预埋件B与垫板C之间距离无法增加,所述的预埋件A设置在实验组试件上部近顶面位置处,所述的预埋件B设置在实验组试件中部位置处,所述的预埋件A和预埋件B将实验组试件分为分别产生变形量相同的受拉和受压变形的两个节段,位于在预埋件A和预埋件B之间的实验组试件为受拉的节段A,位于预埋件B和钢垫块A之间的实验组试件为受压的节段B;
对照组装置:用以在无加载条件下测量得到因试件发生收缩现象产生的应力,并将该应力的一半作为受压或受拉部分的受力的影响量,所述的对照组装置由一个压力传感器、含有两个预埋件的对照组试件、两个钢垫块、三块垫板、三组螺杆和配套的螺母组成,具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垫板F、垫板E和垫板D、设置在垫板D与垫板E之间的对照组试件、设置在垫板F上表面的钢垫块B以及设置在钢垫块B上表面与垫板E下表面之间用以测量收缩现象产生应力的压力传感器C,所述的垫板D通过D组螺杆与垫板E固定连接,使得垫板D与垫板E之间距离固定不变,所述的垫板D通过E组螺杆与对照组试件上部的预埋件C固定连接,使得垫板D与预埋件C之间距离无法增加,所述的垫板F通过F组螺杆无接触地穿过垫板E后与对照组试件下部的预埋件D固定连接,使得预埋件D与垫板F之间距离无法增加,所述的对照组试件底面悬空,所述的预埋件C设置在对照组试件上部近顶面位置处,所述的预埋件D设置在对照组试件近底面位置处,位于预埋件C与预埋件D之间的对照组试件为测量发生收缩现象的节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测量混凝土受拉和受压徐变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板A、垫板B和垫板C结构相同,均呈方形,且在对应安装位置处开设固定螺杆的孔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测量混凝土受拉和受压徐变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埋件A和预埋件B结构相同,均呈方形,且分别与长方体型的实验组试件错位浇筑一体成型,所述的预埋件A和预埋件B的四个角区分别设有固定螺杆的孔洞,并且中部设有多个方孔,用以在浇筑混凝土时增大预埋件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使预埋件与混凝土连接更稳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测量混凝土受拉和受压徐变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板D、垫板E和垫板F结构相同,均呈方形,且在对应安装位置处开设固定螺杆的孔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测量混凝土受拉和受压徐变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埋件C和预埋件D结构相同,均呈方形,且分别与长方体型的对照组试件错位浇筑一体成型,所述的预埋件C和预埋件D的四个角区分别设有固定螺杆的孔洞,并且中部设有多个方孔,用以在浇筑混凝土时增大预埋件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使预埋件与混凝土连接更稳固。
6.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同步测量混凝土受拉和受压徐变的实验装置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模具浇筑分别得到含有预埋件的实验组试件和对照组试件并进行养护;
2)分别组装实验组装置和对照组装置;
3)对于实验组装置,通过液压千斤顶加载,并通过压力传感器B读取液压千斤顶加载的压力,并且通过压力传感器A读取受压或受拉节段的受力;
4)对于对照组装置,通过压力传感器C读取试件发生收缩现象产生的应力;
5)结合压力传感器A的读数a、压力传感器B的读数b和压力传感器C的读数c判断受压徐变与受拉徐变的关系,具体为:
若则表明节段B受压徐变导致的长度缩短量与节段A受拉徐变导致的长度伸长量相等;
若则表明节段B受压徐变导致的长度缩短量小于节段A受拉徐变导致的长度伸长量;
若则表明节段B受压徐变导致的长度缩短量大于节段A受拉徐变导致的长度伸长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53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相不锈钢-碳钢复合板热轧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更换纺丝组件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