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边缘缓存的星地协同网络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5071.7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6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君;徐嘉利;隆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8/14 | 分类号: | H04W28/14;H04L67/5682;H04W4/70;H04W8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付忠林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边缘 缓存 协同 网络 中的 资源 分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边缘缓存的星地协同网络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边缘缓存的星地协同网络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初始化待资源分配的星地协同网络系统;其中,在所述星地协同网络系统中,包括多个用户、多个地面基站和至少一个低地球轨道LEO卫星;
将缓存内容以编码缓存的方式放置于边缘缓存设备,并规定用户以Zipf分布的概率请求缓存内容;
根据用户的请求内容和缓存内容的放置情况,确定用户的缓存获取方式;
利用虚拟网络资源的收益与支出计算所述网络系统的效用函数,并利用罚函数将多约束优化目标进行转化,得到所述网络系统的资源分配优化目标函数;
对所述目标函数利用蜉蝣算法进行最优解搜寻;
当所述蜉蝣算法趋于收敛,系统效用函数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再上升,则终止资源分配的优化过程,得出最终的无线资源分配优化方案;
所述将缓存内容以编码缓存的方式放置于边缘缓存设备,包括:
用F={f1,f2,...,fN}表示一个具有N个文件的文件集;其中,所述文件集中的每个文件大小相同,且每个文件均被分割成a个大小相同的原始块,将a个原始块文件编码成任意数量的将要被缓存的编码块,放置于边缘缓存设备;
在宏基站协调下,通过下行链路,地面基站或LEO卫星发送给用户所需缓存内容;两个用户之间建立的D2D连接利用上行链路来发送缓存内容;
采用表示第k个小区内用户本地的缓存块;所述根据用户的请求内容和缓存内容的放置情况,确定用户的缓存获取方式,包括:
在第k个小区里,当时,用户i通过本地缓存获取所求缓存内容;
当用户的缓存块放置情况为时,利用D2D链路向一定范围内的用户请求第n个文件缓存块;当用户的缓存块放置情况为时,通过D2D模式无法满足缓存需求,则用户需要向宏基站发送请求,由宏基站负责协调地面基站和卫星为用户提供缓存服务;若用户无法通过D2D模式获得缓存服务,且不在区域内地面小基站的服务范围内,则由LEO卫星通过回程链路向核心网络获取其要求的第n个文件的块缓存并发送给该用户,此时
所述目标函数的表达式为:
s.t.
其中,UF=αlogRate+βlogTra-χlogBand-νlogPower,是整个系统的效用函数,α,β,χ和ν分别为相应的收入和支出增益系数,Rate是系统中分配给用户频谱资源而产生的总数据速率收益,Tra是用户通过边缘缓存的方式获得的数据流量收益,Band和Power分别是系统消耗的带宽支出和系统消耗功率的支出;
ξ,是惩罚因子,为在第k个小区里用户i要求第n个文件的概率,yij∈[0,1]是基站j分配给用户i的功率分配系数,为第k个小区内的基站的发射功率,为卫星发射功率,和分别为基站和LEO卫星的最大发射功率限制,Rmin为最低的数据速率要求,分别为用户从卫星、小基站和D2D模式获得的传输速率;
所述罚函数转化过程,包括:
将约束条件化成形如h(c,y)≤0的形式,h(c,y)*≤0时,满足约束,g(h(c,y)*)=0,新目标函数值与之前不变;h(c,y)*>0,不满足约束,g(h(c,y)*)=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边缘缓存的星地协同网络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星地协同网络系统中,用户具有本地缓存功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边缘缓存的星地协同网络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星地协同网络系统中,为用户提供边缘缓存服务的对象包括LEO卫星、地面基站以及采用设备到设备D2D模式的用户;为用户提供所需缓存内容的对象依次为本地用户,D2D用户,地面基站以及LEO卫星。
4.一种基于边缘缓存的星地协同网络中的资源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边缘缓存的星地协同网络中的资源分配装置包括:
初始化模块,用于初始化待资源分配的星地协同网络系统;在所述星地协同网络系统中,包括多个用户、多个地面基站和至少一个低地球轨道LEO卫星;
缓存模块,用于将缓存内容以编码缓存的方式放置于边缘缓存设备,并规定用户以Zipf分布的概率请求缓存内容;根据用户的请求内容和缓存内容的放置情况,确定用户的缓存获取方式;
目标函数构建模块,用于利用虚拟网络资源的收益与支出计算所述网络系统的效用函数,并利用罚函数将多约束优化目标进行转化,得到所述网络系统的资源分配优化目标函数;
目标函数求解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函数利用蜉蝣算法进行最优解搜寻;当所述蜉蝣算法趋于收敛,系统效用函数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再上升,则终止资源分配的优化过程,得出最终的无线资源分配优化方案;
所述将缓存内容以编码缓存的方式放置于边缘缓存设备,包括:
用F={f1,f2,...,fN}表示一个具有N个文件的文件集;其中,所述文件集中的每个文件大小相同,且每个文件均被分割成a个大小相同的原始块,将a个原始块文件编码成任意数量的将要被缓存的编码块,放置于边缘缓存设备;
在宏基站协调下,通过下行链路,地面基站或LEO卫星发送给用户所需缓存内容;两个用户之间建立的D2D连接利用上行链路来发送缓存内容;
采用表示第k个小区内用户本地的缓存块;所述根据用户的请求内容和缓存内容的放置情况,确定用户的缓存获取方式,包括:
在第k个小区里,当时,用户i通过本地缓存获取所求缓存内容;
当用户的缓存块放置情况为时,利用D2D链路向一定范围内的用户请求第n个文件缓存块;当用户的缓存块放置情况为时,通过D2D模式无法满足缓存需求,则用户需要向宏基站发送请求,由宏基站负责协调地面基站和卫星为用户提供缓存服务;若用户无法通过D2D模式获得缓存服务,且不在区域内地面小基站的服务范围内,则由LEO卫星通过回程链路向核心网络获取其要求的第n个文件的块缓存并发送给该用户,此时
所述目标函数的表达式为:
s.t.
其中,UF=αlogRate+βlogTra-χlogBand-νlogPower,是整个系统的效用函数,α,β,χ和ν分别为相应的收入和支出增益系数,Rate是系统中分配给用户频谱资源而产生的总数据速率收益,Tra是用户通过边缘缓存的方式获得的数据流量收益,Band和Power分别是系统消耗的带宽支出和系统消耗功率的支出;
ξ,是惩罚因子,为在第k个小区里用户i要求第n个文件的概率,yij∈[0,1]是基站j分配给用户i的功率分配系数,为第k个小区内的基站的发射功率,为卫星发射功率,和分别为基站和LEO卫星的最大发射功率限制,Rmin为最低的数据速率要求,分别为用户从卫星、小基站和D2D模式获得的传输速率;
所述罚函数转化过程,包括:
将约束条件化成形如h(c,y)≤0的形式,h(c,y)*≤0时,满足约束,g(h(c,y)*)=0,新目标函数值与之前不变;h(c,y)*>0,不满足约束,g(h(c,y)*)=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50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