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快速清洗激光剥蚀池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4023.6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2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勇;王涛;朱祥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8B5/02 | 分类号: | B08B5/02;B08B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弘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9 | 代理人: | 张芳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快速 清洗 激光 剥蚀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快速清洗激光剥蚀池的装置,包括第一两位五通阀、第二两位五通阀,第一两位五通阀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第四连接口、第五连接口,当第一连接口与第四连接口或第三连接口相连通,第二连接口与第五连接口或第四连接口相连通;第二两位五通阀上设置有第六连接口、第七连接口、第八连接口、第九连接口、第十连接口,当第六连接口与第八连接口或第九连接口相连通,第七连接口与第九连接口或第十连接口相连通;第六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通过第一气路管道相连通,第四连接口通过第二气路管道与激光剥蚀池的进气口相连通,激光剥蚀池的出气口通过出气管道与第七连接口相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快速清洗激光剥蚀池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激光剥蚀取样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分析元素或者同位素时,需要通过工作气体管路向激光剥蚀池内输入工作气体,每当剥蚀并分析完一个样品后,需要更换激光剥蚀池上的连接管路,通过输入清洗气体将上一个样品剥蚀后残留的气溶胶吹扫干净后,才能再次连接工作气体管路分析下一个样品;其在元素分析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管路更换操作,严重降低了元素分析工作的工作效率,给元素分析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的用于快速清洗激光剥蚀池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快速清洗激光剥蚀池的装置,包括第一两位五通阀、第二两位五通阀,第一两位五通阀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第四连接口、第五连接口,当第一连接口与第四连接口相连通时,第二连接口与第五连接口相连通;当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相连通时,第二连接口与第四连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两位五通阀上设置有第六连接口、第七连接口、第八连接口、第九连接口、第十连接口,当第六连接口与第八连接口相连通时,第七连接口与第九连接口相连通;当第六连接口与第九连接口相连通时,第七连接口与第十连接口相连通;所述第六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通过第一气路管道相连通,第四连接口通过第二气路管道与激光剥蚀池的进气口相连通,激光剥蚀池的出气口通过出气管道与第七连接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口与工作气体管路相连通,第二连接口与清洗气体管路相连通,第八连接口呈封闭状态,第九连接口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两位五通阀、第二两位五通阀均包括固定板、滑动板,固定板与滑动板滑动连接且两者之间保持密封状态;所述第一两位五通阀上的固定板从上至下等间距设置有第三连接口、第四连接口、第五连接口,第一两位五通阀上的滑动板从上至下设置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之间的间距与第三连接口、第四连接口、第五连接口之间的间距相一致;所述第二两位五通阀上的固定板从上至下等间距设置有第八连接口、第九连接口、第十连接口,第二两位五通阀上的滑动板从上至下设置有第六连接口、第七连接口,第六连接口与第七连接口之间的间距与第八连接口、第九连接口、第十连接口之间的间距相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采用在激光剥蚀池的进气口、出气口两侧分别设置第一两位五通阀、第二两位五通阀的设计,使得通过对第一两位五通阀、第二两位五通阀上连接口连通状态的改变,可以轻松实现工作气体管路、清洗气体管路的快速替换,避免了在更换下一个检测样品时需要不断更换激光剥蚀池上连接管路的状况发生,节省了更换连接管路的时间,提高了元素分析工作的工作效率,给元素分析工作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状态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40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研磨装置及研磨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于排污的鱼虾养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