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吸收式骨水泥再生修复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2348.0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4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冯孟春;赵茹哲;赵赫凯;李彪;李晨;赵子滕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赫凯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A61L27/18;A61L27/04;A61L27/50;A61L27/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诚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3 | 代理人: | 杨凌波 |
地址: | 054000 河北省邢***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水泥 再生 修复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吸收式骨水泥再生修复材料。包括异体骨、聚己内酯和金属镁粉。本发明选择用异体骨产品做为骨水泥的粉末,骨水泥的液相则选择使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有机高聚物相容性,以及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可用作细胞生长支持材料,可与多种常规塑料互相兼容,自然环境下6‑12个月即可完全降解的聚己内酯。可吸收式新型骨水泥再生修复材料的研究预期达到松质骨的力学强度,具有可注射性、流动性、塑型性、显著提高骨水泥的成骨活性及其骨修复效果;研究产出预期将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和社会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骨修复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吸收式骨水泥再生修复材料。
背景技术
骨水泥修复材料解决活性问题以及追求降解性-成骨匹配平衡一直都是困扰骨科医师的一大难题。患者在病痛之中需要承受骨水泥材料无法降解的这一重大打击,而骨水泥选用材料大部分无法降解,且不具备成骨活性,常常难以满足缺损修复的需要;供骨区术后的缺损畸形和继发痛也给患者带来持续的伤害。
可吸收式骨水泥再生修复材料通过液相和粉末进行混合制备,液相为聚己内酯,其中粉末由骨组织经过不同工艺进行处理,骨组织经过清洗脱脂、深低温冷冻去除抗原,高温煅烧去除抗原、试剂进行脱钙等程序得到脱细胞骨基质与煅烧骨基质、以及脱钙骨基质。脱细胞骨基质与煅烧骨基质、以及脱钙骨基质在临床上被用于骨缺损的充填修复,关节和脊柱的融合以及骨重建手术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吸收式骨水泥再生修复材料。
一种可吸收式骨水泥再生修复材料,包括骨粉、聚己内酯和金属镁粉。
所述聚己内酯的含量为骨粉质量的40-90%。
所述金属镁粉的含量为骨粉质量的1-8%。
所述骨粉为脱细胞骨基质、煅烧骨基质、脱钙骨基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一种可吸收式骨水泥再生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取骨粉研磨,然后取聚己内酯在60-85℃条件下融解,将骨粉加入融解后的聚己内酯中,搅拌均匀;
(2)加入金属镁粉,搅拌均匀,放入磨具中定型,冷却后取出。
所述研磨采用玛瑙研磨,研磨后过16-200目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选择用骨粉做为骨水泥的粉末,骨水泥的液相则选择使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有机高聚物相容性,以及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可用作细胞生长支持材料,可与多种常规塑料互相兼容,自然环境下6-12个月即可完全降解的聚己内酯(PCL)。可吸收式新型骨水泥再生修复材料的研究预期达到松质骨的力学强度,具有可注射性、流动性、塑型性、显著提高骨水泥的成骨活性及其骨修复效果;研究产出预期将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和社会经济价值。传统PMMA骨水泥是化学交联系,会产生有害物质,对周围骨组织造成一定的伤害,而可吸收式骨水泥再生修复材料通过材料的物理特性进行混合,在植入后会自然凝固,减少对周围组织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市售骨粉的制备工艺。
图2为3种骨水泥的电镜图;
图中,A为PCL复合脱细胞基质;B为PCL复合脱钙骨基质;C为PCL复合煅烧骨基质。
图3为PCL复合脱细胞基质骨水泥X射线衍射图(样品为实施例1制备的产品)。
图4为骨水泥塑性实验结果;左边第一第二为实施例1制备的骨水泥,第三为对照组骨水泥。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赫凯,未经赵赫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23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