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烯液体加热管及含有石墨烯液体加热管的加热垫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1230.6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3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程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庆友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0 | 分类号: | F24H1/10;F24H9/18;F24H9/20;A47C27/08;F24D13/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青岛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4 | 代理人: | 王博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液体 热管 含有 加热 | ||
本发明公开了石墨烯技术领域的一种石墨烯液体加热管,包括若干个石墨烯液体加热管单元,每个石墨烯液体加热管单元包括外管、石墨烯加热层、内管,所述外管、石墨烯加热层、内管三层依次紧密贴合,所述石墨烯加热层包括石墨烯发热线、导热纤维、导电铜丝,所述石墨烯发热线结合导热纤维通过圆筒编织工艺与导电铜丝分段编织在一起,所述每个石墨烯液体加热管单元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电铜丝。有益效果:石墨烯液体加热管柔性更好,可以满足弯管和盘管的需求,并且可根据需要裁剪至需要的长度,本发明应用于水暖床垫或地暖中,需求量大,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液体加热管及含有石墨烯液体加热管的加热垫。
背景技术
目前,民用家居和工业应用加热领域的设备的结构都比较复杂,而且存在着能耗大,有安全隐患,效费比高,安装复杂,温度控制模块复杂,成本比较大等一系列问题。为了缓解环境和能源压力,国家推出了煤改电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政策。
随着石墨烯技术的快速发展,石墨烯成本高昂的情况也逐渐开始缓解,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推出了自己的石墨烯产品。其中,石墨烯加热技术在最近发展得很快,围绕石墨烯加热技术的专利也层出不穷。例如,授权发明“一种基于石墨烯技术的电热水管”,授权公告号CN206113286U,构建了一种在内外管夹层空间设置两层石墨烯膜中空结构的电热水管,通过中空夹层加热内管中的流体。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基夹层加热管”,公开号CN109890095A,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基夹层加热管的一种生产工艺。
但是这几个专利所公开的石墨烯液体加热管都没有解决一个问题:所研发的石墨烯液体加热管是直的,没有柔性,不能打弯,也不能用于盘管等,这在实际应用中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水暖床垫和地暖需要将一根石墨烯液体加热管盘管多次,现有技术中的石墨烯加热管柔性满足不了实际应用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石墨烯液体加热管不能打弯盘管的问题,本发明决定研发一种石墨烯液体加热管及含有石墨烯液体加热管的加热垫。
一种石墨烯液体加热管,包括若干个石墨烯液体加热管单元,每个石墨烯液体加热管单元包括外管、石墨烯加热层、内管,所述外管、石墨烯加热层、内管三层依次紧密贴合,所述石墨烯加热层包括石墨烯发热线、导热纤维、导电铜丝,所述石墨烯发热线结合导热纤维通过圆筒编织工艺与导电铜丝分段编织在一起,所述每个石墨烯液体加热管单元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电铜丝。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发热线与导热纤维的数量比例为1:1-1:10。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发热线与导热纤维的数量比例为1:1,且石墨烯发热线和导热纤维依次交替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材质为TPU管或PEX管,所述TPU管或PEX管为可打弯的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的材质为TPU管或PEX管,所述TPU管或PEX管为可打弯的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石墨烯液体加热管单元的长度为1m,可以根据需要将石墨烯液体加热管裁剪到需要的长度。
一种含有石墨烯液体加热管的加热垫,包括石墨烯液体加热管、控制器、温度传感器、电源插头,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石墨烯液体加热管两端的导电铜丝连接,所述石墨烯液体加热管打弯盘成若干个相连的S形管,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石墨烯液体加热管的中间位置,所述控制器还分别与温度传感器、电源插头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水管定位棉,所述石墨烯液体加热管安装于水管定位棉的凹槽。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石墨烯液体加热管加热速率快,电源与石墨烯液体加热管中的导电铜丝连接,电源可直接加热石墨烯液体加热管中的液体;
2.石墨烯液体加热管电能利用效率高,相较于传统热阻式加热,电能的有效利用率能达到9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庆友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庆友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1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