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模拟微生物砂桩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0141.X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5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梁仕华;肖雪莉;何柏霖;朱翀;蓝仕海;曾成林;杨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江金城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模拟 微生物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模拟微生物砂桩试验方法,主要包括:在模型箱中填充与现场相同的淤泥,形成模拟地基,依据设计的桩位在模拟地基中定位;安装模拟成桩装置,使桩尖对准桩心,发动激振器,使桩管缓慢下降,下沉至设计深度;向桩管的料斗处投入合适数量的砂颗粒,投料量逐渐增多,注意避免堵塞桩管;启动激振器及步进电机,在振动的同时进行提管,活瓣桩尖始终保持打开的状态,使桩管内部的砂颗粒流入桩孔内;将注浆管连接蠕动泵,排水管连接真空泵;启动真空泵,将模拟地基中的水排出后,关闭真空泵;利用MICP技术将砂柱内的砂颗粒胶结,提高砂桩的竖向承载力;形成室内模拟微生物固化砂桩。本发明还具有操作简单、容易实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模拟微生物砂桩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是一种新型土壤固化技术,其原理是向某些特定的微生物提供氮源和钙离子源,快速析出具有胶凝作用的碳酸钙结晶,实现固化松散砂颗粒的效果。微生物砂桩相较比普通砂桩,砂桩颗粒之间有胶结力的存在,提高了砂桩的承载力,并使得桩周土的力学性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相较比传统的水泥砂浆固化砂桩,仍能保持良好的排水性能;与化学加固方法相比,微生物注浆加固砂桩技术无污染、无碳排放、无化学残留的优点,与加固土体生物相容性好,利于环境保护。且微生物砂桩施工扰动小、强度可调控、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等优势,可在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中推广应用。
现场工程中的微生物砂桩,往往需要配置大型发酵罐、配制大量的营养液,微生物固化时间较长等,存在造价成本及时间成本过高的问题。另一方面,目前的技术并未考虑到实际施工过程中周围地基对其固化的影响,故需要室内模拟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针对实际现场情况提出一种最佳的施工方案。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室内模拟微生物砂桩试验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室内模拟微生物砂桩试验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步骤S1:在模型箱中填充与现场相同的淤泥,形成模拟地基,依据设计的桩位在模拟地基中定位。
步骤S2:安装模拟成桩装置,使桩尖对准桩心,发动激振器,使桩管缓慢下降,下沉至设计深度。
步骤S3:向桩管的料斗处投入合适数量的砂颗粒,投料量逐渐增多,注意避免堵塞桩管。
步骤S4:启动激振器及步进电机,在振动的同时进行提管,活瓣桩尖始终保持打开的状态,使桩管内部的砂颗粒流入桩孔内。
步骤S5:将注浆管连接蠕动泵,排水管连接真空泵。
步骤S6:启动真空泵,将模拟地基中的水排出后,关闭真空泵。利用MICP技术将砂柱内的砂颗粒胶结,提高砂桩的竖向承载力。
步骤S7:形成室内模拟微生物固化砂桩。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方案一:所述步骤S6中利用MICP技术将砂柱内的砂颗粒胶结的具体步骤包括:通过蠕动泵和注浆管将菌液注入砂桩内;等待3小时后,再注入三次营养液,时间间隔为8小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方案二:所述步骤S6中利用MICP技术将砂柱内的砂颗粒胶结的具体步骤包括:通过蠕动泵和注浆管将菌液注入砂桩内;等待3小时后,再注入营养液,时间间隔为8小时后,将首次注入后排出的营养液再次回收注入。
进一步的,所述营养液的成分主要包括尿素30g/L和氯化钙30g/L。
更进一步的,配制所述营养液的水为去离子水或河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注浆管及排水管预埋至桩管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01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CD检测装置及其运行电路
- 下一篇:一种新型翻转天窗及微模块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