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用于杂交水稻制种机械的气力式分禾器的分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9101.8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3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维;赵显;钱一航;杨旺辉;尚涛;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63/00 | 分类号: | A01D63/00;A01H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用于 杂交 水稻 制种 机械 气力 式分禾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杂交水稻制种机械的气力式分禾器及其分禾方法,包括共同构成刚性结构的导向段、过渡段和分禾段;导向段的工作端为用于插入父本植株与母本植株底部之间的锥形圆滑结构,连接端通过过渡段平滑过渡连接分禾段;分禾段为向上倾斜的中空直管,上部均匀开设若干向内部延伸的导流管;导流管的一端与分禾段的中空内腔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分禾段的内部同轴固定有用于通入气体的混流管;混流管的进气端外接用于连接鼓风机的进气管,底部均匀开设若干气流孔。本发明实现了父本与母本植株无损、柔性的彻底分离,避免了授粉机械对植株的损伤、种子收获机误收割父本穗影响种子纯度,提高杂交水稻制种授粉和收获作业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田间作业的分禾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杂交水稻制种机械的气力式分禾器及其分禾方法,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杂交水稻为解决粮食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杂交水稻种子是其生产的基础物质,但水稻是非严格的自花传粉作物,天然杂交率极低,因此必须年年制种,以便为水稻生产提供优良的种子。目前,杂交水稻制种的父本与母本通常采用行比2:6~8的农艺间隔种植,也开始尝试采用6:24~30便适应机械化授粉的种植农艺,在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中,授粉期、收获期的植株较高,且相邻的父本与母本的一部分已出现交织生长,机械化授粉时,机具的轮子在父本与母本行间行走,而现有的田间授粉装备行走轮前仅有极简易的三角形框架式分禾器,不能将交织的父本与母本分离,强制分别开直接损伤植株,甚至轮胎直接将父本与母本间的植株碾压,直接影响后期父本母本植株数量进而影响花粉量和制种的产量。
授粉完成后,父本植株高度主于母本30cm左右,一般立即收割以减少父本对母本生长的影响,也有在母本种子成熟时分别收获,无论提前收割或成熟后收获,父本和母本只能分别收获,收获时必须将母本与父本彻底分离,如先收获母本主要是避免因父本穗混入收获母本的影响种子纯度,从而严重影响种子质量;如先收割父本,主要避免将相邻父本的母本穗收割,从而影响种子的产量,而现有收获机的分别器仅植株底部设有锥形分禾器,收获时相互交织的父本、母本直接被收割,不符合种子生产的要求;由于没有能够将父母本彻底分离的分禾器,只能在收获前手工收获父本,劳动强度极高且不能适时完成,影响种子收获。
因此,杂交水稻制种的授粉装备、收获机械田间作业时均需要能够将父本、母本无损彻底分离的分禾器,该部件是杂交水稻制种授粉、收获装备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研制无损分离的分禾器,将相邻父母本植株由底部自下而上逐渐分开,避免分离过程中对父母本造成损伤以及误收获,是杂交水稻制种授粉、收获装备整机研发与可靠工作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杂交水稻制种授粉机械、父本收割机在作业过程中由于相邻父本、母本相互交织,简易分禾器不能柔性良好分离并对父本、母本造成较大机械损伤从而影响水稻种子产量等缺点,提供一种用于杂交水稻制种机械的气力式分禾器及其分禾方法,通过最底部的导向段使父本与母本从地面开始分离,然后由倾斜的分禾段将父本与母本植株由下而上逐渐分开,同时分禾段上方的气流将植株彻底分离,避免授粉时作业机具损伤植株、父本收割时损伤母本植株。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杂交水稻制种机械的气力式分禾器,其包括顺次连接且共同构成刚性结构的导向段、过渡段和分禾段;
所述导向段包括工作端和连接端;所述工作端为用于插入父本植株与母本植株底部之间的锥形圆滑结构,连接端通过过渡段平滑过渡连接分禾段;所述分禾段为向上倾斜的中空直管,上部均匀开设若干向内部延伸的导流管;导流管的一端与分禾段的中空内腔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分禾段的内部同轴固定有用于通入气体的混流管;混流管的进气端外接用于连接鼓风机的进气管,底部均匀开设若干气流孔;气流能通过导流管底部的气流孔泄流至分禾段的中空内腔,随后通过导流管吹向位于分禾段外部的父本植株与母本植株。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段为半圆锥体结构,底面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9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