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教育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8920.0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5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婕;赵君;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5/02 | 分类号: | G09B5/02;F16M11/04;F16M11/18;B08B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10 | 代理人: | 孙稚源 |
地址: | 453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教育学 多媒体 教学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教育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涉及教学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安装条、显示屏、框架、落灰槽、第一驱动箱、第二驱动箱、第三驱动箱、安装板、螺纹孔、控制器;底板右侧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条;底板正面中间固定连接有显示屏;底板正面四周固定连接有框架;框架底部顶部固定连接有落灰槽;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在第一轴承内圈内部旋转,使第一滑块在第一螺纹杆上向左水平移动,使第一滑块带动安装架向左移动,安装架带动档条和刮条向左移动,通过刮条紧贴于显示屏表面,使刮条能够对显示屏进行刮除,使刮条能刮除粘附在显示屏上的灰尘;从而便于对显示屏上的灰尘进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教育学用多媒 体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进入课堂,在教学领域 中,电化教学正在逐渐成为主流,而多媒体电化教室的使用也相当普 遍,在各个学校及教学机构都建有专门的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学使 学校的教学非常方便实用,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设 备;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 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 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 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计算机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 的综使用地位,因此,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 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 过程,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所以,多媒体教学通常指的是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通过计算机实现的多种媒体组合,具有交互性、 集成性、可控性等特点,它只是多种媒体中的一种;
目前,多媒体计算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多媒体计算机都是固 定在墙面上,不便于对多媒体计算机进行上下高度调节和左右调节, 从而容易造成前几排两侧的学生因屏幕反光而看不清楚;同时,在使 用的过程中,多媒体计算机表面极易沾染灰尘、杂物,导致显示屏清 晰度降低,不易于清理;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教育学用多媒体教学 装置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基于教育学用多媒体教学装 置,为解决现有的多媒体计算机都是固定在墙面上,不便于对多媒 体计算机进行上下高度调节和左右调节,从而容易造成前几排两侧的 学生因屏幕反光而看不清楚;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多媒体计算机 表面极易沾染灰尘、杂物,导致显示屏清晰度降低,不易于清理的问 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教育学用 多媒体教学装置,包括:底板、安装条、显示屏、框架、落灰槽、 第一驱动箱、第二驱动箱、第三驱动箱、安装板、螺纹孔、控制器; 所述底板右侧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条;所述底板正面中间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底板正面四周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底部 顶部固定连接有落灰槽;所述框架内部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箱; 所述底板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驱动箱;所述第二驱动箱右侧活动连接 有第三驱动箱;;所述第三驱动箱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 个所述安装板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框架正面一侧固 定连接有控制器;
所述第一驱动箱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螺纹杆、第一轴承、第一 滑块、安装架、弹簧、档条、刮条;
所述第二驱动箱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螺纹杆、第二轴承、第二 滑块、固定板、固定槽;
所述第三驱动箱包括:第三电机、第三螺纹杆、第三轴承、第三 滑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学院,未经新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8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