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电磁力展开和收缩膜结构的装置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6627.0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7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石谦;宋佳音;徐莉金;张恒;魏子璇;李运舟;杨浩宇;杜卓兴;李政;黎照;孙涛;宋瑞;孙荣琪;陈子悦;汪岩松;郭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B25/14 | 分类号: | A45B25/14;A45B11/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磁力 展开 收缩 膜结构 装置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利用电磁力展开和收缩膜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的外部通过滑动配合套装有圆柱形套筒(1),所述圆柱形套筒(1)的外壁上连接有机械杆(10),所述机械杆(10)的另一端与导线(4)相连;所述导线(4)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单根以膜结构(14)中心为圆心呈圆形布置,从膜结构中心依次顺时针、逆时针相间并等间距的排列于膜结构(14)内侧,电路由第一电源(2)控制;
第二部分单根以膜结构(14)中心为圆心呈圆形布置,同第一部分所述的顺时针排列的导线排列在一起,电路由第二电源(15)控制;
相邻的导线(4)所形成的导线圈之间安装有用于对展开之后的膜结构(14)进行锁定的锁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电磁力展开和收缩膜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套筒(1)外侧为绝缘体,内侧为金属导电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电磁力展开和收缩膜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1)的外层杆上分布有等间距布置的金属块(5),相邻金属块(5)之间的间距与圆柱形套筒(1)的高度相等,且伸缩杆(11)采用不导电杆体制成;所述导线(4)一端连接在金属块(5)上,另一端连接在圆柱形套筒(1)的绝缘体与金属导电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电磁力展开和收缩膜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1)每段杆内部底端都固定有弹簧(12),弹簧(12)初始处于压缩状态,当用手竖直的给装置施加一个外力时解除压缩状态,释放弹力,使得伸缩杆受力往上逐渐伸展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电磁力展开和收缩膜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1)每一段杆外侧的顶部都设置有一个绝缘隔挡块(13),绝缘隔挡块为半球形,用于挡住已展开的杆不往回滑落;底部设置有底座(3),使撑开的膜结构更稳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电磁力展开和收缩膜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连接在导线圈之间的箭头形塑料杆(6),箭头形端自由,卡槽(7)所在的凹槽端固定在导线(4)上,杆的中间部分固定于膜结构(14)的内侧壁上;所述卡槽(7)的入口处设置有两片能够张开的金属隔挡片(8),所述金属隔挡片(8)的末端设置有电磁铁(9),所述电磁铁(9)在通电后产生磁力向外吸引金属隔挡片(8)离开卡槽(7)的入口,使箭头形塑料杆(6)进入卡槽(7)内,待断电后电磁铁(9)失去磁力,释放吸住的金属隔挡片回到卡槽入口处,卡住卡槽内的箭头形塑料杆(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利用电磁力展开和收缩膜结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9)与用于提供电能的第一电源(2)相连。
8.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利用电磁力展开和收缩膜结构的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需要将膜结构(13)展开时,用手从下往上推动圆柱形套筒(1)沿伸缩杆(11)向上运动,圆柱形套筒(1)带动机械杆(10)向上移动撑开中心的膜结构(14);同时,圆柱形套筒(1)触碰金属块(5),依次接通导线(4),使的导线圈产生电流,导线顺、逆时针排列,在相邻两导线圈间的电流方向相反,根据两相邻通电导线异相向斥的原理,导线(4)间会产生相互排斥的电磁力,得以依次展开膜结构(14);
装置通电的同时,卡槽(7)入口打开,膜结构(14)的运动带动了移动到卡槽(7)内;将圆柱形套筒(1)推到顶端后切断电源,电磁铁(9)失去磁力释放金属隔挡片(8)回到卡槽(7)内,卡住箭头形塑料杆(6),使展开的膜结构稳定;
收缩时,断开第一电源(2),接通第二电源(15),根据两相邻通电导线同向相吸的原理,导线(4)间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电磁力,得以收缩膜结构(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66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