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装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灯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5846.7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7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沈金火;陈国林;吴勇杰;林锡滨;吴士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3/04;F21V17/10;F21V31/00;H05B47/13;G02B1/04;G02B3/00;G02B3/08;G02B7/02;G02B1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思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51 | 代理人: | 钟毅虹 |
地址: | 361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装 有热释电 红外传感器 灯具 | ||
一种组装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灯具,其中,PC透镜采用VO一级阻燃材质,当人体红外线感应模组安装在PC透镜上时,仅是感应探头的非带电体部分从PC透镜设有的感应窗口露出该PC透镜,而所述感应探头的带电体部分、驱动板及光敏二极极管均被PC透镜遮挡在PC透镜下方。一PC固定件固定安装在PC透镜的感应窗口下方,一弹性硅胶圈紧配合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感应探头和PC透镜之间,且当该弹性硅胶圈套设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上时,感应探头的非带电体部分从弹性硅胶圈设有的弹性窗口露出该弹性硅胶圈。该灯具不仅可满足户外防水要求,且完全解决了灯具因达不到UL法规认证要求,导致灯具供电的驱动方案无法采用非隔离供电方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灯具照明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外透镜上的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照明行业中带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灯具,在该灯具的主体外壳上盖设有一个PC透镜。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安装在该PC透镜上,对应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于该PC透镜上盖设有一红外菲涅尔透镜。所述红外菲涅尔透镜采用的是PE材质,因采用PE材质的红外菲涅尔透镜目前在整个照明行业是达不到UL法规的黄卡标准的,以致整个灯具达不到UL法规的认证要求。因此,目前整个照明行业在带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灯具的供电驱动方案一直采用的是隔离供电方案,以让所述带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灯具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达到LVLE要求(UL法规认可的安全低电压),从而使所述带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灯具在整体上满足UL法规认证要求。因隔离供电方案成本较高,而红外菲涅尔透镜达不到UL法规的黄卡标准问题又一直解决不了,导致市面上带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照明产品价格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组装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灯具,不仅可满足户外使用条件,且可达到极佳的防水目的;完全解决了灯具因达不到UL法规认证要求,导致灯具供电的驱动方案无法采用非隔离供电方案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装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灯具,包括主体外壳、PC透镜、人体红外线感应模组、PC固定件、弹性硅胶圈和红外菲涅尔透镜;其中,人体红外线感应模组,所述人体红外线感应模组包括安装固定在所述驱动板上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光敏二极管;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感应探头设有位于该感应探头中间位置的非带电体部分;该感应探头除非带电体部分外的部分为带电体部分;
PC透镜,所述PC透镜为采用VO一级阻燃材质的PC透镜,盖设在主体外壳上;所述PC透镜上设有一形状与大小对应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感应探头的非带电体部分的形状与大小设置的感应窗口;当人体红外线感应模组安装在PC透镜上时,仅是所述非带电体部分从所述感应窗口露出该PC透镜,而所述感应探头的带电体部分、驱动板及光敏二极极管均被该PC透镜遮挡在该PC透镜下方;
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上设有多个限位孔;
PC固定件,所述PC固定件上设有多个卡扣,所述卡扣对应所述驱动板上的多个限位孔设置,以使所述PC固定件固定安装在PC透镜的感应窗口下方;弹性硅胶圈,为采用VO一级阻燃材质的弹性硅胶圈,该弹性硅胶圈紧配合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感应探头和PC透镜之间;所述弹性硅胶圈上设有一弹性窗口,当该弹性硅胶圈套设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感应探头上时,所述感应探头的非带电体部分从该弹性窗口)露出该弹性硅胶圈。
如上所述的一种组装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灯具,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感应探头的非带电体部分为玻璃材质。
如上所述的一种组装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灯具,所述PC固定件通过超声波熔接在PC透镜上。
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58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