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面援助设备的翻转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5529.5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2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周超;段海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一霆 |
主分类号: | B63C9/08 | 分类号: | B63C9/08;B63H1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70 | 代理人: | 袁宏伦 |
地址: | 311199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面 援助 设备 翻转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水上援助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面援助设备及其翻转控制方法,在浮体倒置于水面时,通过反转动力系统,使得形成反向喷射的水流,利用水流的推力将浮体翻转成正置状态,且浮体正置后,动力系统正转,就能形成浮体向前进的推力,解决抛掷过程中,浮体倒置,动力系统无法形成动力推进浮体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上援助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面援助设备的翻转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救生圈是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救生圈的形状为环状,中间开口,使用者将上身穿过中间开口并把双手搭在救生圈上,就可在放松的状态下利用救生圈的浮力浮在水面上,当有人意外落水或在海上救援时,拯救人员需要开船至落水者附近或海滩现场,然后将救生圈抛洒至落水者旁边,落水者抓取到救生圈后才能较为安全地继续等待救援,拯救人员也才有充裕的时间更加安全地实施救援。
现有的救生圈都是需要人工抛掷,这一方面要求拯救人员必须赶到落水现场,但若现场环境不利于救援艇航行,则极为影响救援工作,甚至无法顺利实施救援,而若需要同时对多名落水者施加救援,则需要反复移动至各个落水者位置,然后分别抛洒救生圈,导致救援速度缓慢;另一方面,救生圈一般都较为厚重,而重量较轻的又容易受风力或者空气阻力影响,导致救生圈抛洒的准确性极难控制,而又因落水者大多都是不会游泳的,一些会游泳的落水者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也会耗费了大量的体力,如果拯救人员不能顺利将救生圈抛洒至落水者旁边,落水者就无法抓住救生圈,即使拯救人员多余的救生圈进行重新抛洒,也必将极大地耽误救援工作。
另外,若落水者位置无法供救生船驶入,或拯救人员没有救生船,使用现有的救生设备将无法对落水者进行施救。
现有的水上援助机器人在抛掷过程中,一旦浮体倒置,动力系统运转无法形成推力进行前进,需要将浮体翻转为正置。
在专利号为CN201920126287.0(下称对比文献)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应用双向吸水泵喷结构的V型水上援助机器人,其包括救生圈主体,该救生圈主体包括成梭形设置的头部与该头部固定连接的翼部,该翼部对称设置,且其还包括设置于头部内的控制机构,设置于翼部内的双向吸水泵,其通过在救生圈主体的翼部上设置两组动力泵组,不论救生圈主体那一面与水面接触,都有一组动力泵组可以快速反应进行工作,使救生圈主体行进,解决了救生圈主体抛掷过程中,无需分辨正反面的技术问题。
但是,上述的技术方案公开的水上援助机器人的双向吸水泵的结构复杂,虽然不需要进行浮体的翻转,但是需要设置两组的动力泵组作为推进器,质量增加,且造成动力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面援助设备的翻转控制方法,在浮体倒置于水面时,通过反转动力系统,使得形成反向喷射的水流,利用水流的推力将浮体翻转成正置状态,且浮体正置后,动力系统正转,就能形成浮体向前进的推力,解决抛掷过程中,浮体倒置,动力系统无法形成动力推进浮体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面援助设备,倒置在水面上时,通过反转动力系统喷射水流形成推力进行翻转调节姿态。
作为改进,包括浮于水面的浮体,该浮体倒置时,安装于浮体尾部的动力系统置于水面下方,所述动力系统喷射水流形成推力翻转所述浮体调节为正置姿态。
作为改进,所述浮体调节姿态时,所述动力系统向水面上方喷射水流形成姿态翻转调节的推力。
作为改进,所述浮体置于水中时,浮力中心a点位于浮体的头部,所述动力系统反转时,所述浮体绕a点翻转,由倒置姿态调整为正置姿态。
作为改进,所述浮体绕a点翻转时,所述浮体头部重心点为b点,所述浮体的尾部重心点为c点,点b至点a的距离为L1,点c至点a的距离为L2,L1与L2满足关系:L1<L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一霆,未经陆一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55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