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涂型网格PET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4921.8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0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罗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亮雅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5 | 分类号: | C09J7/25;C09J7/30;C09J163/00;C09J1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陈培琼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涂型 网格 pet 离型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生产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涂型网格PET离型膜制备方法及其生产线,其包括放卷机、电晕处理设备、粘尘清理设备、涂布机、第一干燥箱、网格挤压装置、第二干燥箱、冷却装置和收卷机。通过涂布机在PET基膜上涂布网格胶水,然后送入第一干燥箱进行加热初次固化成软质胶膜;接着通过网格挤压装置的网格辊对软质胶膜进行挤压,以在软质胶膜上成型出网格图案;然后送入第二干燥箱进行加热固化成紧密结合在PET基膜上的硬质胶膜,制得网格PET离型膜制品。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节省去传统淋膜等工序,使得网格PET离型膜制品平整性好,无翘曲,有效保证产品质量,进而提升防滑、排气和离型效果,综合性能好,并且制备成本低,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型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涂型网格PET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生产线。
背景技术
传统的网格离型膜是一种在粘胶行业里面经常用到的材料,它因为拥有优异的防滑、快速排气功能而被业内广泛运用,长期以来由于其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材料翘曲严重等因素影响了客户使用体验效果。
为此,研发生产一种工艺简单,易于实现的PET离型膜制备方法及其设备是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直涂型网格PET离型膜制备方法及其生产线,能方便快速制备出网格PET离型膜,且该网格PET离型膜平整性好。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涂型网格PET离型膜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在PET基膜上涂布网格胶水;
(2)将涂布有网格胶水的PET基膜送入第一干燥箱进行加热,使所述PET基膜上的网格胶水进行初次固化,以在所述PET基膜表面上形成软质胶膜;
(3)通过网格辊对软质胶膜进行挤压,以在软质胶膜上成型出网格图案;
(4)送入第二干燥箱进行加热,使软质胶膜固化成紧密结合在PET基膜上的硬质胶膜,制得网格PET离型膜制品;
(5)对所述网格PET离型膜制品进行冷却,然后收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网格胶水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混合而成:环氧树脂 180-220份;溶剂130-170份;胶黏剂5-7份;锚固剂2-4份;固化剂4-6份;高粘树脂20-30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干燥箱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节腔和第二节腔,所述第一节腔的温度设置为55-70℃,所述第二节腔的温度设置为70-80℃。所述第二干燥箱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三节腔、第四节腔、第五节腔、第六节腔、第七节腔和第八节腔,所述第三节腔和第四节腔的温度设置为70-85℃,所述第三节腔和第四节腔的温度设置为110-125℃,所述第五节腔和第六节腔的温度设置为130℃,所述第七节腔和第八节腔的温度设置为70-8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PET基膜上涂布网格胶水之前,预先对PET基膜需涂布网格胶水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以在PET基膜的表面形成电晕层,能提升表面粗糙度,使得网格胶水贴附更为牢固,不易松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对PET基膜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后,接着进行粘尖处理,以清除电晕层表面的异物。
一种直涂型网格PET离型膜制备生产线,其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放卷机、电晕处理设备、粘尘清理设备、涂布机、第一干燥箱、网格挤压装置、第二干燥箱、冷却装置和收卷机,所述网格挤压装置包括网格辊和与该网格辊相对设置的压辊,所述网格辊的表面分布有网格凸纹。所述第一干燥箱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节腔和第二节腔,所述第二干燥箱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三节腔、第四节腔、第五节腔、第六节腔、第七节腔和第八节腔。
一种直涂型网格PET离型膜,其采用上述的直涂型网格PET离型膜制备方法直涂型网格PET离型膜制备方法制得,或采用上述的直涂型网格PET离型膜制备生产线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亮雅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亮雅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49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