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水龙头及其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4028.5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6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卢毓平;冯仁军;吴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泛亚卫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0 | 分类号: | F16K11/00;F16K31/02;F16K37/00;E03C1/05 |
代理公司: | 杭州伍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9 | 代理人: | 熊小芬 |
地址: | 311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水龙头 及其 控制系统 | ||
1.一种智能水龙头,其特征是,包括龙头本体(2)、智能控制盒(7)和电控下水排杆(11),所述龙头本体(2)上设有智能控制开关(1),所述智能控制开关(1)和智能控制盒(7)电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盒(7)和龙头本体(2)通过出水软管(6)管道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盒(7)上安装有冷水进水软管(8)和热水进水软管(9),所述龙头本体(2)上设有红外线电子感应组件(3),所述红外线电子感应组件(3)通过智能控制盒(7)与电控下水排杆(11)电连接;
包括温度控制系统和下水器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盒(7)根据智能控制开关(1)所获取的手和环境的参数信息来控制电磁阀自动工作以调节冷水和热水的进水配比,所述下水器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盒(7)根据红外线电子感应组件(3)所感应的人体信号来控制电控下水排杆(11)工作以进行排水;
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人手触摸龙头本体(2)上的电子触控组件;
步骤二,电子触控组件自动获取手和环境的参数信息,并发送给电路板一;
步骤三,电路板一将参数信息其转换为电信号并反馈给智能控制盒(7);
步骤四,智能控制盒(7)内部的电路板二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分析;
步骤五,电路板二根据分析结果控制电磁阀自动工作,调节冷水和热水的进水配比,将合适温度的水送至龙头本体(2);
手和环境的参数包括手的温度、手的皮肤粗糙程度、环境的温度;
所述智能控制开关(1)包括电子触控组件和电路板一,所述智能控制盒(7)的内部安装有电磁阀和电路板二,所述电子触控组件和红外线电子感应组件(3)均与电路板一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一与电路板二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二分别与电磁阀和电控下水排杆(11)电连接,所述电磁阀的型号为三通阀,所述电磁阀的其中两个端口均为进水端且分别与冷水进水软管(8)和热水进水软管(9)相连接,所述电磁阀的第三个端口为出水端且与出水软管(6)相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开关(1)还包括LED灯,所述智能控制盒(7)的内部设有与LED灯相对应的感温元件,所述感温元件和电路板二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一和LED灯电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开关(1)还包括与电磁阀相对应的手动调温旋钮,所述手动调温旋钮和电路板一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二和电磁阀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龙头,其特征是,所述电子触控组件上设有温度感应装置和光电扫描装置,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和光电扫描装置均与电路板一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龙头,其特征是,手的温度分为手低温、手中温、手高温三个区间等级,环境的温度分为环境低温、环境中温、环境高温三个区间等级,手的皮肤粗糙程度分为低粗糙度皮肤和高粗糙度皮肤,出水温度分为出水低温、出水中温、出水高温三个区间等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水龙头,其特征是,手低温、手中温、手高温分别为<25℃、25℃-35℃、>35℃,环境低温、环境中温、环境高温分别为<20℃、20℃-25℃、>25℃,出水低温为10℃-20℃,出水中温为>20℃且<35℃,出水高温为35℃-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龙头,其特征是,所述下水器控制系统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人手摆过龙头本体(2)上的红外线电子感应组件(3);
步骤二,红外线电子感应组件(3)自动感应人体信号,并发送给电路板一;
步骤三,由电路板一将人体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反馈给智能控制盒(7);
步骤四,智能控制盒(7)内部的电路板二接收到电信号后控制电控下水排杆(11)自动打开,进行排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泛亚卫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泛亚卫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402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