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吸管表面高效抛光设备及其抛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3277.2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8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殷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鸿叶集团生态竹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8 | 分类号: | B24B29/08;B24B41/00;B24B55/06;B24B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张燕燕 |
地址: | 247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管 表面 高效 抛光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竹吸管表面高效抛光设备及其抛光方法,涉及竹吸管领域,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与抛光机构连接,所述抛光机构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的抛光外筒,抛光外筒内设置有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抛光内筒与转环通过差速传动机构传动连接,转环有两个,两个转环分别位于抛光内筒与抛光外筒两端,所述抛光外筒底部设置有排料口,通过抛光内筒与携带竹吸管的转环差速转动,实现抛光,抛光内筒上、下分别设置上料口、排料口的方式,能够连续进出料抛光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吸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吸管表面高效抛光设备及其抛光方法。
背景技术
竹吸管为天然竹材制成的吸管,可快速降解,相较于塑料吸管更加环保,相交于纸吸管结构更加牢固,不会由于长时间浸泡导致软换损坏,且具有可重复使用特性,竹吸管的制造方法是将竹材经过拉丝形成片材后,再将片材卷曲形成圆筒状,将片材两端胶合形成竹吸管,成型后的竹吸管还需要对表面的竹纤维进行处理才能形成表面光滑的竹吸管。
公开号为CN110171050A公开了一种粘接式竹木吸管及其生产方法和生产线,它由两个横截面为半圆弧形的,材质为竹子或木材的长条相对拼接成圆柱管状,拼接处设置有胶粘剂。生产方法中先对材料进行开槽定宽定厚处理,然后再将两半开槽材料进行涂胶压制成带孔状长方体,然后再进行外壁成型处理,最后经过打磨抛光消毒分选打包得成品。本发明不需要采用细长的钻头钻孔加工,而是采用将材料定宽定厚开槽后再粘接起来,再进行外型加工形成竹木吸管,可以实现细孔长吸管的加工,同时可以实现薄壁吸管的加工。
但是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竹吸管表面进行抛光的设备,而采用现有的抛光设备效率较低,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高效的竹吸管抛光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吸管表面高效抛光设备及其抛光方法,以用于对竹吸管高效抛光,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竹吸管表面高效抛光设备,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与抛光机构连接,所述抛光机构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的抛光外筒,抛光外筒内设置有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抛光内筒与转环通过差速传动机构传动连接,转环有两个,两个转环分别位于抛光内筒与抛光外筒两端,所述抛光外筒底部设置有排料口;
竹吸管经上料机构逐个进入到抛光机构中,抛光内筒相对于抛光外筒转动,使抛光内筒与转环上携带的竹吸管相互摩擦产生实现抛光,能够连续进出料,抛光效率高。
优选的,所述差速传动机构包括与抛光内筒同轴固定连接且与底座转动连接的内筒轴,所述内筒轴上设置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外齿圈,所述传动齿轮与底座转动连接,传动齿轮另一侧与转环侧面固定连接的内齿圈啮合;
通过差速传动机构使抛光内筒连接的内筒轴带动转环转动,进而使抛光内筒与抛光外筒之间的竹吸管与抛光内筒外壁、抛光外筒内壁摩擦以实现竹吸管表面抛光。
优选的,所述转环截面为U形,转环内侧滑动连接有若干以转环轴线为中心呈线性阵列的插杆,插杆贯穿转环内侧且插杆位于转环内的部分连接有压缩弹簧,转环外侧与抛光外筒端部的挡环贴合;
在转环上设置滑动连接的插杆,用于连接竹吸管与转环,使竹吸管随转环转动。
优选的,所述挡环内侧设置有与插杆抵触的弹簧钢板;
在挡环内侧设置弹簧钢板,通过插杆与弹簧钢板相抵触使插杆与竹吸管两端插接。
优选的,所述抛光内筒包括与内筒轴上固定连接的转盘,所述转盘边缘固定连接有若干呈环形阵列的内磨杆,相邻所述内磨杆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内模杆轴线为螺旋线状;
内抛光筒设置为环形阵列的螺旋线状的内磨杆连接形成,使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末能够进入到抛光内筒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鸿叶集团生态竹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鸿叶集团生态竹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32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