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吸管表面高效抛光设备及其抛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3277.2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8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殷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鸿叶集团生态竹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8 | 分类号: | B24B29/08;B24B41/00;B24B55/06;B24B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张燕燕 |
地址: | 247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管 表面 高效 抛光 设备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竹吸管表面高效抛光设备,包括上料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1)与抛光机构(3)连接,所述抛光机构(3)包括与底座(2)固定连接的抛光外筒(31),抛光外筒(31)内设置有与底座(2)转动连接的抛光内筒(32),所述抛光内筒(32)与转环(6)通过差速传动机构(5)传动连接,转环(6)有两个,两个转环(6)分别位于抛光内筒(32)与抛光外筒(31)两端,所述抛光外筒(31)底部设置有排料口;
所述差速传动机构(5)包括与抛光内筒(32)同轴固定连接且与底座(2)转动连接的内筒轴(321),所述内筒轴(321)上设置有与传动齿轮(52)啮合的外齿圈(51),所述传动齿轮(52)与底座(2)转动连接,传动齿轮(52)另一侧与转环(6)侧面固定连接的内齿圈(53)啮合;
所述转环(6)截面为U形,转环(6)内侧滑动连接有若干以转环(6)轴线为中心呈线性阵列的插杆(61),插杆(61)贯穿转环(6)内侧且插杆(61)位于转环(6)内的部分连接有压缩弹簧(62),转环(6)外侧与抛光外筒(31)端部的挡环(311)贴合;
所述挡环(311)内侧设置有与插杆(61)抵触的弹簧钢板(3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吸管表面高效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内筒(32)包括与内筒轴(321)上固定连接的转盘,所述转盘边缘固定连接有若干呈环形阵列的内磨杆,相邻所述内磨杆之间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吸管表面高效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磨 杆轴线为螺旋线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吸管表面高效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轴(321)中部设置有通孔(3211),内筒轴(321)外端与导气管(41)转动连接,所述导气管(41)与底座(2)上固定的气泵(4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竹吸管表面高效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42)的排气端口连接有滤网(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吸管表面高效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1)包括与底座(2)上支杆(21)固定连接的料斗(11),所述料斗(11)一侧为倾斜面。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竹吸管表面高效抛光设备的抛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待抛光竹吸管不断添加到上料机构(1)中,上料机构(1)将竹吸管逐渐送入到抛光机构(3);
S2、抛光机构(3)中的抛光内筒(32)转动,转环(6)与抛光内筒(32)差速传动连接,使转环(6)上固定连接的抛光内筒(32)固定于表面上,使竹吸管在抛光内筒(32)与抛光外筒(31)之间转动,使竹吸管在转动过程中与抛光内筒(32)表面摩擦,实现抛光;
S3、抛光完成的竹吸管由抛光外筒(31)底部的排料口排出,可连续抛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鸿叶集团生态竹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鸿叶集团生态竹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32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