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排架并列双向鱼道池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2079.4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0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朱瑞晨;侯靖;吴旭敏;徐建伟;吴世勇;姜宏军;施家月;汪莹;韩逸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E02B3/16;E02D1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架 并列 双向 鱼道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高排架并列双向鱼道池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鱼道池室结构包括:
双向鱼道池室,至少由多段衔接布置的预制梁结构单元以及浇筑混凝土于预制梁结构单元上形成的边墙(1)和底板(2)组成;
所述预制梁结构单元包括沿鱼道池室延伸方向布置的倒T形预制梁(102)和对称布置于其宽度方向两侧的L形预制梁(101),所述倒T形预制梁(102)和任一L形预制梁(101)之间具有供浇筑混凝土形成单向鱼道池室的基础空间;
多个支撑结构,布置于每相邻两个预制梁结构单元梁端衔接处的下方,所述支撑结构与预制梁结构单元梁端的搭接部位布置有穿过预制梁结构单元梁端并插入支撑结构内部的连接件(11);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墩柱(7)和承台(6),所述墩柱(7)顶面向下凹陷形成与所述承台(6)相适配的凹槽,该凹槽两侧的墩柱顶面具有分别与相邻两个预制梁结构单元梁端底部相接触的墩柱台面,该墩柱台面和凹槽的长度方向均与预制梁结构单元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所述墩柱(7)至少由置于承台(6)下方的钢管柱(71)和浇筑于钢管柱(71)外围形成的混凝土柱(72)组成;
以及
多个止水结构(4),布置于每相邻两个预制梁结构单元梁端的结构缝处,用于接缝处的止水;
在建造基地内预制好所述的L形预制梁(101)、倒T形预制梁(102)以及钢管柱(71),并运输至施工场地备用;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设计要求布设钢管柱(71),然后在钢管柱(71)顶部浇筑混凝土形成承台(6);
S2、将预制好的L形预制梁(101)和倒T形预制梁(102)吊装至承台(6)上,并临时固定;
S3、对L形预制梁(101)和倒T形预制梁(102)与所述墩柱(7)的混凝土柱(72)接触底面(9)进行凿毛,铺设浇筑混凝土柱(72)所需的钢筋,并将该钢筋与承台(6)中的预留钢筋(12)焊接牢靠,将连接件(11)插入L形预制梁和倒T形预制梁的预埋钢管(10)中并伸入下部混凝土柱(72)中设定位置,之后在钢管柱(71)外围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柱(72);
S4、在L形预制梁或倒T形预制梁梁端的结构缝部位放置止水结构(4),在止水结构(4)上浇筑混凝土形成梁端混凝土段(8);
S5、将预制板(3)按设计位置放在底板(2)钢筋上,最后浇筑双向鱼道池室的边墙(1)和底板(2),完成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排架并列双向鱼道池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单向鱼道池室的底板(2)高度不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排架并列双向鱼道池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止水结构(4)外对应覆设有梁端混凝土段(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排架并列双向鱼道池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预制梁结构单元梁端内均预设有供所述连接件(11)穿过的预埋钢管(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排架并列双向鱼道池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预制梁结构单元梁端底部均预设有预埋钢垫板(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排架并列双向鱼道池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鱼道池室的底板(2)上间隔布置有多个预制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20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机实验舱室侧门防护结构
- 下一篇:高强度道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