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钢-摩擦阻尼器协同耗能的仿古建筑异形钢节点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1969.3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3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戚亮杰;袁振;薛建阳;薛高明;苑晨旭;刘孟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钢 摩擦 阻尼 协同 耗能 仿古 建筑 异形 节点 方法 | ||
1.一种软钢-摩擦阻尼器协同耗能的仿古建筑异形钢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圆钢管下柱、方钢管上柱和矩形截面钢梁组成的梁柱节点;
方钢管上柱镶装到圆钢管下柱顶部的槽中,柱间留有间隙;
圆钢管下柱和方钢管上柱连接处以及矩形截面钢梁之间设置有斗栱构件,斗栱构件包括下斗构件、栱构件和上斗构件,栱构件内设软钢-摩擦阻尼器,软钢-摩擦阻尼器通过梁连接件固定连接矩形截面钢梁,通过下斗构件中的软钢连接杆连接圆钢管下柱与方钢管上柱连接节点;
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软钢-摩擦阻尼器中至少一块摩擦耗能板沿矩形截面钢梁与圆钢管下柱、方钢管上柱连接节点相对移动摩擦;软钢连接杆沿方钢管上柱塑性变形耗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钢-摩擦阻尼器协同耗能的仿古建筑异形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钢-摩擦阻尼器位于方钢管上柱和矩形截面钢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钢-摩擦阻尼器协同耗能的仿古建筑异形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钢-摩擦阻尼器包括左约束板、右约束板和摩擦耗能板,左约束板和右约束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在左约束板和右约束板连接板之间垫有摩擦耗能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钢-摩擦阻尼器协同耗能的仿古建筑异形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约束板顶部连接梁连接件,梁连接件通过梁底面水平板连接至矩形截面钢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钢-摩擦阻尼器协同耗能的仿古建筑异形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约束板底部连接柱侧面水平板,一对侧面水平板通过软钢连接杆连接方钢管上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钢-摩擦阻尼器协同耗能的仿古建筑异形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约束板与右约束板之间平行连接,左约束板和右约束板分别与柱侧面水平板和梁连接件呈45°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钢-摩擦阻尼器协同耗能的仿古建筑异形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斗构件和上斗构件呈倒梯形台结构,下斗构件下表面内切于圆钢管下柱之中,下斗构件内侧面水平板连接方钢管上柱;上斗构件上部梁底面水平板与矩形截面钢梁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钢-摩擦阻尼器协同耗能的仿古建筑异形钢节点,其特征在于,栱构件为端部带有导圆弧的长方体结构,栱构件顶部与上斗构件底部梯形台连接,侧壁下部与倒梯形台上部相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钢-摩擦阻尼器协同耗能的仿古建筑异形钢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钢管下柱与方钢管上柱节点为转换柱,圆钢管下柱柱顶内设有方形加肋板,方钢管上柱穿过柱顶加强环伸入圆钢管下柱的柱顶,并通过方形加肋板将方钢管上柱插入圆钢管下柱部分焊接。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仿古建筑异形钢节点的软钢-摩擦阻尼器协同耗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方钢管上柱上施加低周反复荷载,模拟实际地震荷载;
方钢管上柱发生侧向位移,矩形截面钢梁与圆钢管下柱和方钢管上柱之间产生转角及相对位移;
软钢-摩擦阻尼器的摩擦耗能板相对移动摩擦,消耗方钢管上柱与矩形截面钢梁之间的转角能量;软钢-摩擦阻尼器的软钢连接杆产生塑性变形,消耗方钢管上柱与矩形截面钢梁之间位移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19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