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列车智能轮对压装立体库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1947.7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6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爽;侯岱双;祝国凯;郭永旭;高金刚;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B23P19/00;B65G1/04;B65G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肖莎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列车 智能 轮对 立体 生产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列车智能轮对压装立体库生产线,包括沿RGV车的运输线路顺次设置的轮对零部件上料及选配区、轮对压装区、成品轮对下料区;轮对零部件上料及选配区包括轮对零部件上料及信息采集区、轮对零部件入库及出库运输区、轮对零部件存储区、轮对零部件选配区;轮对压装区用以将选配好的轮对零部件压装成成品轮对;成品轮对下料区用以将成品轮对与对应托盘分离,并将成品轮对弹出,将对应空托盘送回;同时,本发明还包括对各区单机设备及RGV车实施控制的中央控制系统。本发明提高了生产现场的智能化,使得工作现场整洁,生产安全高效,可实现大批量、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列车智能轮对压装立体库生产线,属于轨道列车轮对压装、存储的智能生产线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列车的存储与压装由多设备与多工装零部件存储,即轮对的车轴、车轮、制动盘等均单独存放,每台设备与工装由若干名操作者共同协调操作,设备之间的转运依靠天车完成,劳动量大、生产现场凌乱、协调效率低且容易出现事故。
随着现有轨道列车行业的发展,对压装效率、压装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的工艺是采用人工先测量车轴和车轮、制动盘的压装配合处的直径尺寸,再人工确认制动盘、车轮和车轴的压装过盈量和厂家及型号等是否满足轮对压装技术要求,若满足压装要求再人工操控天车或叉车将车轴、制动盘、车轮搬运到轮对压装机设备处准备进行压装。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不是一次就能够找到合适的轮对压装零部件,而是需要人工多次寻找、人工反复测量、人工判断、人工搬运等才能凑齐可以进行压装的轮对零部件,因此,经常受人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轮对压装效率低且容易出差错等问题。
因此,当前形势下,提供出一种能够提高生产现场的智能化,使得工作现场整洁,生产安全高效,可实现大批量、规模化生产的轨道列车智能轮对压装立体库生产线十分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轨道列车智能轮对压装立体库生产线,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轨道列车智能轮对压装立体库生产线,包括沿RGV车的运输线路顺次设置的轮对零部件上料及选配区、轮对压装区、成品轮对下料区;轮对零部件上料及选配区包括轮对零部件上料及信息采集区、轮对零部件入库及出库运输区、轮对零部件存储区、轮对零部件选配区,轮对零部件上料及信息采集区和轮对零部件选配区位于轮对零部件入库及出库运输区靠近RGV车的一侧,轮对零部件存储区位于轮对零部件入库及出库运输区远离RGV车的一侧;轮对压装区用以将选配好的轮对零部件压装成成品轮对;成品轮对下料区用以将成品轮对与对应托盘分离,并将成品轮对弹出,将对应空托盘送回;以及,该生产线中还包括对各区单机设备及RGV车实施控制的中央控制系统。
本发明一种轨道列车智能轮对压装立体库生产线,通过将各个单机设备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进行连接,自动完成存放物料信息采集、轮对零部件入库、轮对零部件存储、轮对零部件选配、轮对压装、成品轮对输出以及各工位之间的工件运输,提高了生产现场的智能化,使得工作现场整洁,生产安全高效,可实现大批量、规模化生产。
优选的,轮对零部件上料及信息采集区包括顺次连接的轮对零部件托盘入库口、托盘及轮对零部件自动扫码系统以及轮对零部件托盘出库口,轮对零部件托盘出库口正对轮对零部件入库及出库运输区。
优选的,轮对零部件入库及出库运输区包括堆垛机,堆垛机能够将轮对零部件上料及信息采集区上输出的轮对零部件运输至轮对零部件存储区,并且能够将轮对零部件存储区内的轮对零部件运输至轮对零部件选配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程学院,未经长春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19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