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智能管理收费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0329.0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0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财;管西玉;张悠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良财 |
主分类号: | G07B15/06 | 分类号: | G07B15/06;G08G1/065;G08G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智能 管理 收费 系统 | ||
本发明所述高速智能管理收费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资源,尽量减少对现有收费软件修改,仅仅将采集、校对设备设施安装位置变更一下,就可实现快速通行的实际需要;进出口车道数量配比变换功能,实现根据车流量有效调节进出口车道的合理分配、高效利用。服务区的收费站功能,充分利用相邻两个服务区的服务资源,有效调节缓解相邻两个服务区的车流量。可以实现车辆自由流收费,同时可以兼顾远期辅助驾驶、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发展的需求,实现无站收费(收费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陆路、航空、海运智能管理收费系统,具体为一种高速智能管理收费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国道、桥梁主要使用人工半自动收费(Manual TollCollectionSystem,MTC)和电子不停车收费(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ETC)混合应用模式,MTC和ETC收费模式,均需要设置收费站,车辆到达收费站后需要减速慢行以便相关设施读取ETC信息或停车进行人工缴费,因此极易造成收费站出入口等区域车辆拥堵等问题,影响基础设施发挥最佳通行能力,给收费管理增加了困难,同时不利于环保、也造成经济损失;而有些服务区距离收费站比较近而不能分担收费站车流量;相邻服务区资源不能有效共享;广大农村区域缺少收费站出入口。
特别是高速公路收费站和服务区急需低成本的升级换代,提高服务效益、效率,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价值,使之更环保更节能更高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速智能管理收费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1检测设备固定架2高位检测设备3低位检测设备4车载终端5站内车道隔离器6放行闸杆7导向信号灯8服务中心9超限超载检测10车道内称重器11站内出口12站内入口13站外出口14站外入口15服务区入口16服务区出口17途中检测设备18站外车道隔离器19服务区间穿行道。
所述系统可根据2高位检测设备3低位检测设备检测到的站内出入口和站外出入口两个方向的车流量大小、拥堵情况,自动调节或人工调节站内出入口和站外出入口车道数量比例及信号指示单元,引导指示车辆变换车道,出口车道安全变为入口车道或入口车道安全变为出口车道;并同时可自动修改或人工修改计算费用的时间顺序,或采用一边录入信息一边计算金额的一般模式,或采用先录入信息日后再计算金额的自由流模式,放行闸杆工作方式为一车一杆或常开自由流;所述系统工作模式包括一般模式、自由流模式和紧急模式,一般模式为一车一杆实时计算、显示费用,自由流模式为放行闸杆常开车辆自由驶出,采用先录入信息,日后再计算费用,紧急模式为自由流模式下再调节出入口车道数量配比,再进一步的可以引导车辆去相邻收费站,这一功能显着提高了通行效率,因为车辆可不用减速等放行闸杆就能快速驶出收费站。
所述系统基于的通讯不受通讯方式限制,无论有线通讯、无线通讯、卫星、5G、GPS、北斗、物联网等任何通讯方式均可,。
所述系统革新了现有高速路收费站用于采集、计算、收费的设备设施单纯横向布局方式和设备设施(横跨行驶车道);高速路出口和入口采集车辆信息、标示的部分,改为沿高速路行驶方向呈现纵向一条长线或纵向一条长线加横向布局;所需采集设备设施在高速路出口的安装位置尽量逆向高速路主路方向延伸,或顺着出口匝道尽量逆向高速路主路方向延伸,所需设备设施在高速路入口安装位置尽量顺向高速路主路延伸,或顺着入口匝道尽量顺向高速路主路方向延伸,充分利用出口或入口匝道的长度,在车辆正常行驶中(提前或滞后)采集车辆信息、标示,在车辆正常行驶中(提前或滞后)与车辆终端交互校验,并可根据需要设置多级采集车辆信息、标示单元;采集车辆位置信息和运行轨迹的设备设施可采用线下现场有形的(比如摄像、拍照、读取车载终端等)或云端定位无形的(比如基于GPS、北斗、卫星、太空站、5G、物联网等定位车辆信息);同时用于采集、计算、收费的设备设施也可安装在所有服务区内,升级改造服务区增加收费站功能,低成本提高服务区功能,增加出入口数量;基于上述功能可实现有站或无站自由流收费,不用减速不用等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良财,未经张良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03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