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用自主安全防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0055.5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4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娄文忠;苏子龙;赵飞;汪金奎;刘伟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45/04 | 分类号: | B64D4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0 | 代理人: | 王岩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自主 安全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用自主安全防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固定架、壳体、MEMS非金属质量块、金属触点、弹簧、气体发生装置、安全气囊、固定装置、电阻、按钮开关、电点火头、内部电源和控制电路;本发明采用机械结构,受无人机自身电路影响较小,具有高可靠性;地面正常使用时,安全防摔装置处于保险状态,增大地面工作人员操作的容错率;正常飞行过程中,安全防摔装置处于待工作状态,遇到飞行控制系统失效等情况,安全防摔装置能够快速弹出安全气囊,一方面保护处于飞行路径中的人员安全,另一方面保护无人机本体的安全;若无情况发生且安全降落,安全防摔装置重新上保险,便于下次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安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用自主安全防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无人机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加大了对无人机技术的研究,使得其广泛应用于航拍摄影、城市货运、国防安保等领域。尽管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逐渐成熟,可以长时间、长距离飞行,应用场景及功能更加多样化,但是无人机的安全问题却一直得不到有效地解决,不论是知名大厂还是代加工组装,都因技术故障等原因发生坠机事件,伴随着无人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多的场景,由设备故障、紧急情况等原因造成的坠机极大地威胁着周边的人群,造成人身伤害,影响着无人机的应用前景。而现在的无人机厂商一方面采用塑料等轻质材料构建机身,选用小型电机等手段降低无人机重量,减小坠机时的动能和冲量,减弱对人的伤害,但这种方法削弱了无人机的承载能力,限制了其应用于更多的场景;另一方面在无人机上安装降落伞,降落伞的开启由地面控制器或飞行控制系统发送,减缓无人机的降落速度,但降落伞容易与电机、旋翼等缠绕在一起,同时降落伞的重量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目前有两个问题有待解决:一是无人机的安全性问题,如何减低无人机在意外情况下对人的伤害,使无人机坠机伤人事件减少,目前的解决方案无法解决此类问题;二是安全防摔装置的重量问题,重型安全防摔装置会极大地降低无人机的飞行时间,同时安全防摔装置的重量也会增加下降过程中的动能和冲量,将伤害源由无人机转向安全防摔装置,因此设计一种轻型无人机用自主安全防摔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减低无人机在意外情况下对人的伤害,增加无人机安全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人机用自主安全防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主体采用机械结构检测无人机飞行状态,受无人机自身电路影响较小,在无人机失控情况下具有高可靠性;正常使用时,安全防摔装置处于保险状态,其作为一个小模块与无人机固连,操作人员对其处理时不用担心误操作问题;飞行过程中安全防摔装置解除保险,其能够快速应对危险情况的发生,当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失效时,安全防摔装置通过无人机飞行状态变化检测,释放安全气囊,一方面减小对人员的伤害,另一方面保护无人机的核心部件的安全,减少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人机用自主安全防摔装置。
本发明的无人机用自主安全防摔装置包括:固定架、壳体、质量块、金属触点、弹簧、气体发生装置、安全气囊、固定装置、电阻、按钮开关、电点火头、内部电源和控制电路;其中,在壳体内部设置有隔板,将壳体的内部空间分为两个腔体,分别为上腔体和下腔体;在上腔体内的隔板上设置质量块,质量块为非金属材料;质量块的两端分别连接弹簧的自由端,两个弹簧的固定端分别固定在上腔体相对的内侧壁上,初始时质量块位于上腔体的中心,两个弹簧均处于自由状态;在质量块的顶端设置金属触点,在上腔体的内顶壁设置电阻,金属触点与电阻接触,金属触点和电阻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至控制电路构成可变电阻,质量块带动金属触点运动,从而改变接入控制电路中电阻阻值,影响通路中电流大小;在下腔体内设置气体发生装置、电点火头、内部电源和控制电路;气体发生装置电气连接至电点火头,电点火头电气连接至控制电路;气体发生装置的下表面设置喷嘴,壳体的底壁与气体发生装置的喷嘴相应的位置设置有通孔;在壳体的底壁外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安全气囊;气体发生装置的喷嘴通过通孔连通至安全气囊的内部;在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按钮开关,电点火头通过导线连接至按钮开关,按钮开关连接至内部电源,内部电源连接至控制电路;壳体的顶部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无人机的下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00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