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多池联动的养殖鱼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8927.4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6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韩轶晶;邱国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崇睿水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C02F9/00;C02F103/20;C02F1/00;C02F3/30;C02F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谢静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联动 养殖 鱼塘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养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多池联动的养殖鱼塘结构,包括水净化处理区、第一养殖区、第三养殖区和第二养殖区,所述水净化处理区内部的两端固定安装有气提系统,所述水净化处理区内部的右上角固定安装有闸门。本发明通过气提系统,第一集污井,蛋白质分离臭氧发生器、气泵等可实现内循环自净化的目的,气提系统为气体经过曝气管路放出时向上推动水流,水流上升到达一定高度在造流板的作用下单方向流动,在养殖鱼塘区形成的环流水中,所含的大部分大颗粒颗粒污染物很容易沉淀下来,在一些容积沉淀的地方设置排污口并插有拔管,通过定期拔管在污泥泵的作用下流入集污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多池联动的养殖鱼塘结构。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池塘养殖在现代水产养殖中占重要位置,池塘养殖是指利用池塘进行水生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方式,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体,现代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大背景下,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任务日益紧迫,必须由注重产量、质量效益和资源利用转向注重生态环保、物资投入和科技创新。
目前比较常见的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有水车或叶轮式增氧机驱动模式等,水车或叶轮式增氧机驱动模式,是在已有的池塘基础上,通过投放水车式或者叶轮式增氧机用叶轮驱动表面水流在提高水气交换增氧的同时试图搅动水流,该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根本无法有效驱动水流,只是提高了水体表面的水的流速,对中下层水体流动无效,而且造流没有特定方向,而且往往使水体更加的浑浊,没有任何的废水处理功能,也不能解决大换水量和废水直排的问题,目前普遍存在设施简陋、养殖废水直排直放、过度追求低成本、养殖密度低、成功率低、发展质量不高、疫病防控压力大、坍塌淤积严重、恶化环境和效益不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池联动的养殖鱼塘结构,具有内循环自净化、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益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池联动的养殖鱼塘结构,包括水净化处理区、第一养殖区、第三养殖区和第二养殖区,所述水净化处理区内部的两端固定安装有气提系统,所述水净化处理区内部的右上角固定安装有闸门,所述水净化处理区内部右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滚筒微滤机,所述滚筒微滤机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蛋白质分离臭氧发生器,所述蛋白质分离臭氧发生器上下两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第一养殖区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隔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养殖区、第二养殖区、第一养殖区与水净化处理区为相同结构,所述气提系统的数量共四个,所述第三养殖区、第二养殖区、第一养殖区与水净化处理区分别与三个气提系统相互连接呈“田”字状,所述隔墙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贯穿第三养殖区和第二养殖区、第一养殖区和水净化处理区内部的底端和顶端并固定安装于第三养殖区和第二养殖区、第一养殖区和水净化处理区的中部,将养殖场通过这种排布并设置挡墙的形式,可以使水体在池中各个气提系统的共同作用下下,不停地流动,反复的在养殖区和水处理净化区域流动,进行一个循环流经水净化处理区、第一养殖区、第二养殖区与第三养殖区的过程,为整个系统的循环自净化的基本架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崇睿水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崇睿水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89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