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双弹性体变形式锁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8489.1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0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王兆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5/20 | 分类号: | B23Q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弹性体 形式 装置 | ||
1.一种液压双弹性体变形式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内的第一弹性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盖体内的第二弹性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弹性体之间的刹车盘;所述第一弹性体与所述第一盖体之间形成第一密封腔体,所述第一盖体上设置有向所述第一密封腔体内注入液压油的第一进油通道;所述第二弹性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形成第二密封腔体,所述第二盖体上设置有向所述第二密封腔体内注入液压油的第二进油通道;
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刹车盘、所述第二弹性体的接触面均为环形波纹状,所述刹车盘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环形波纹状,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刹车盘的第一表面接触,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第一表面的形状与所述刹车盘的第一表面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刹车盘的第二表面接触,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第二表面的形状与所述刹车盘的第二表面的形状相适配;
在非锁紧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体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刹车盘的第一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弹性体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刹车盘的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刹车盘能够在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之间自由转动;在锁紧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在液压油的挤压下向所述刹车盘挤压,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消失,所述第一弹性体和所述第二弹性体锁紧所述刹车盘;所述第一弹性体包括第一环形槽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槽内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弹性体包括第二环形槽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槽内的第二密封圈;
所述第一环形槽包括第一内环形槽和第一外环形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包括第一内密封圈和第一外密封圈,所述第一内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内环形槽内,所述第一外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环形槽内,所述第一外环形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内密封圈的外周;
所述第二环形槽包括第二内环形槽和第二外环形槽,所述第二密封圈包括第二内密封圈和第二外密封圈,所述第二内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内环形槽内,所述第二外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外环形槽内,所述第二外环形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内密封圈的外周;
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弹性体固定于所述第一盖体上的第一螺钉和将所述第二弹性体固定于所述第二盖体上的第二螺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刹车盘上的转轴垫环,所述刹车盘和所述转轴垫环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与螺栓配合将所述刹车盘和所述转轴垫环连接至机床回转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外周设置有沉孔,所述沉孔用于与螺栓配合将所述第一盖体与机床机箱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垫环和第三螺钉;所述盖体垫环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之间,且位于所述刹车盘的外环;所述第三螺钉穿设在所述第一盖体、所述盖体垫环和所述第二盖体中,用于将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盖合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油通道包括连通的第一段进油通道、第二段进油通道和第三段进油通道,所述第一段进油通道与所述第二密封腔体连通,在第一盖体上设置有延长接头,所述延长接头与第三段进油通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上还设置有堵头,所述堵头用于隔绝所述第二段进油通道与外界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84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