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装置及发动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8234.5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2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朱梁龙;张瑞;夏苏娥;丁启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F01M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林之权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装置 发动机 系统 | ||
1.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均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总进液流道,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均与所述总进液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为相互独立的个体,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结构不同;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总出液流道,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进液通道和第一出液通道,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二进液通道和第二出液通道;所述第一进液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液通道均与所述总进液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出液通道和所述第二出液通道均与所述总出液流道连通;所述总出液流道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的一侧开口设置,所述总出液流道的开口侧的边沿设有第一密封圈;
通过设置油液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和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阻力大小,从而实现油液以设定比例分流至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
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环形凸台,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进液通道在所述底座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一出液通道在所述底座上投影均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圈定区域内;
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环形凸台,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环形凸台连接,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二进液通道在所述底座上的投影和所述第二出液通道在所述底座上投影均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圈定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滤油器、滤前进油管道和滤后出油管道;所述滤前进油管道和所述滤后出油管道均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滤前进油管道与所述滤油器的进口连通,所述滤后出油管道与所述滤油器的出口连通;
所述滤后出油管道与所述总进液流道连通;或者,所述滤前进油管道与所述总出液流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底座的同一侧,或者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进液流道与所述第一进液通道的连通处、所述总进液流道与所述第二进液通道的连通处均设有进油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出液流道上还设有机油总出口以及与所述第二出液通道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处设有出油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旁通阀,所述旁通阀的进口与所述滤后出油管道连通,所述旁通阀的出口与所述总进液流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包括第三进液通道和第三出油口,所述第三进液通道与所述总进液流道连通,所述第三出油口与所述总出液流道连通。
8.一种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82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