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防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6911.X | 申请日: | 202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邵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亿洋时代楼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7/22 | 分类号: | E05B17/22;E06B7/28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邹瑜 |
地址: | 1024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能 楼宇 防盗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防盗系统,所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防盗系统包括:墙体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墙体上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智能楼宇防盗的推门,所述推门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矩形块;感应器,所述墙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感应器的第一安装槽,所述感应器用于控制所述推门能否进行转动;两个固定块,每个所述固定块均用于限制所述推门的转动,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矩形块的凹槽。本发明在雨天等恶劣环境时,可以防止感应器受到风吹雨打,避免了感应器由于风吹雨打而损坏,进而提高了感应器的使用寿命,感应器可以起到感应的作用,有利于楼宇的安全与防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楼宇防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防盗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楼宇的核心是5A系统,智能楼宇就是通过通信网络系统将此5个系统进行有机的综合,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使建筑物具有了安全、便利、高效、节能的特点。智能楼宇是一个边沿性交叉性的学科,涉及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通讯技术、建筑技术等,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智能楼宇中应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物联网的应用,使得智能楼宇的防盗系统更加智能化、信息化,但是楼宇的门禁控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感应装置一直处于外露的状态,在雨天等恶劣环境下,也没有对其防护的设备,在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打之后,就会造成感应装置损坏,进而降低了到感应装置的使用寿命,感应装置难以起到感应作用后,从而影响到楼宇的安全与防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以下缺点,由于感应装置一直处于外露的状态,在雨天等恶劣环境下,也没有对其防护的设备,在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打之后,就会造成感应装置损坏,进而降低了到感应装置的使用寿命,感应装置难以起到感应作用后,从而影响到楼宇的安全与防盗,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防盗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防盗系统,所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防盗系统包括:
墙体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墙体上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智能楼宇防盗的推门,所述推门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矩形块;
感应器,所述墙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感应器的第一安装槽,所述感应器用于控制所述推门能否进行转动;
两个固定块,每个所述固定块均用于限制所述推门的转动,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矩形块的凹槽,所述墙体上开设有两个用于安装所述固定块的第二安装槽;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墙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机构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墙体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伺服电机运转的按钮;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和所述固定机构配合使用,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传动机构用于所述感应器的前后移动;
多个滑动机构,多个所述滑动机构对称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滑动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矩形块的移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呈竖向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设置有可在水平面内转动的齿轮。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可沿轴线方向移动的滑动套,所述滑动套靠近所述转动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和所述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套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所述感应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表面和所述感应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壁的一端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用于防止所述滑动套和所述导向杆发生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亿洋时代楼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亿洋时代楼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69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