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知柏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5912.2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7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劲勇;吴金华;张仕林;葛秋平;王迅;毛松;谯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20 | 分类号: | A61K9/20;A61K36/8964;A61K47/38;A61K47/10;A61P1/14;A61P29/00;A61P43/00;A61P1/02;A61P11/04;A61P2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梅 |
地址: | 550014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黄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知柏地黄丸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一种知柏地黄丸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药粉:按重量组分计算,称取知母40份、黄柏40份、熟地黄160份、山茱萸(制)80份、牡丹皮60份、山药80份、茯苓60份、泽泻60份,粉碎,过筛,混匀,得药粉;(2)黏合剂的制备:取甘油于容器中,加入可药用的羧甲基纤维素盐,搅匀,密封,加热至羧甲基纤维素盐完全溶胀,制得黏合剂,备用;(3)丸剂的制备:在药粉中加入制成药物量20‑60%比例的黏合剂,混合均匀,制丸,即得。本发明具有制得的知柏地黄丸不使用炼蜜作为黏合剂,制得知柏地黄丸由于产品本身水分较少,吸水性小,采用塑料瓶装密封即可,省略塑球及蜡封包装,且柔性较好,长期存放也不会变硬,方便嚼服,不添加蜂蜜作为辅料且新制丸方法减少了辅料用量,对于有需求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服用,用药人群相对较广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知柏地黄丸,特别是一种知柏地黄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知柏地黄丸,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配以知母滋阴清热泻火,黄柏清泻下焦之火,八药合用共同发挥滋阴清热之功,阴液足,虚火清,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的症状,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知柏地黄丸的法定处方和制法收载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P1146),处方:“知母40g、黄柏40g、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 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其制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炼蜜80-110g制成蜜丸,即得。”
现有技术中,知柏地黄丸蜜丸主要采用炼蜜作为黏合剂制丸,由于炼蜜较粘稠且用量较大,制成的丸剂容易吸收水分,不易长时间存放,稳定性相对较差。为严格控制水分,通常会采用蜡封的工艺,具体将药丸放于塑壳中,然后封上厚厚的一层蜡,蜡封要求具有一定的厚度,整个工序比较耗时,吊蜡时需要重复多次方能达到蜡封效果,且保存过程中蜡壳层易脆裂,存放于塑球中的药丸由于蜂蜜量大,易沾粘在塑球上,不易取出。当蜜丸在没有密封好或者蜡封开裂的情况下易失去水分,变硬,失去柔软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知柏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制得的知柏地黄丸不使用炼蜜作为黏合剂,制得知柏地黄丸由于产品本身水分较少,吸水性小,采用塑料瓶装密封即可,省略塑球及蜡封包装,且柔性较好,长期存放也不会变硬,方便嚼服,不添加蜂蜜作为辅料且新制丸方法减少了辅料用量,对于有需求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服用,用药人群相对较广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知柏地黄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1)药粉:按重量组分计算,称取知母40份、黄柏40份、熟地黄160份、山茱萸(制)80份、牡丹皮60份、山药80份、茯苓60份、泽泻60份,粉碎,过筛,混匀,得药粉;
(2)黏合剂的制备:取甘油于容器中,加入可药用的羧甲基纤维素盐,搅匀,密封,加热至羧甲基纤维素盐完全溶胀,制得黏合剂,备用;
(3)丸剂的制备:在药粉中加入制成药物量20-60%比例的黏合剂,混合均匀,制丸,即得。
所述可药用的羧甲基纤维素盐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羧甲基纤维素钙。
前述的知柏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按重量比,甘油:可药用的羧甲基纤维素盐=100:1-15。
具体地说,所述步骤(2)中,按重量比,甘油:可药用的羧甲基纤维素盐=100:2-10。
更具体地说,所述步骤(2)中,按重量比,甘油:可药用的羧甲基纤维素盐=100:2-6。
前述的知柏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加热的条件是70-105℃下加热4-10小时。
前述的知柏地黄丸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加热时,每间隔0.5-2小时搅拌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59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洋废弃物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携带的收集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