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线型切换阀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1289.3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谭双;李敏;古丽娜;刘照智;张楚薇;谷筝;张永江;丁大江;樊志强;陈世业;王小军;徐振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K11/04 | 分类号: | F16K11/04;F16K27/02;F16K31/04;F16K3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方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9 | 代理人: | 张廷利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型 切换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线型切换阀,包括阀体、进风管、送风管、出风管和回风管,进风管包括进风软管和进风硬管,进风软管的下端固定在阀体上且与进风管接头连通,送风管包括送风软管和送风硬管,送风软管的下端固定在阀体上且与送风管接头连通,送风硬管与进风硬管之间设有驱使两者上下移动的连动机构,出风管的上端固定在阀体上且与出风管接头连通,出风管的下端壁设有出风孔,出风管中设有出风堵块,出风堵块通出风支撑杆与进风硬管固定连接,回风管的上端固定在阀体上且与回风管接头连通,回风管的下端壁设有回风孔,回风管中设有回风堵块,回风堵块通过回风支撑杆与送风硬管固定连接。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门,具体涉及一种可满足双工况切换的直线型切换阀。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天领域,对于转运车等特种机械的驾驶舱,其三防系统的工作状态通常分为正常工况与防护工况。正常工况下,三防系统将吸入的外界空气直接送入驾驶舱;防护工况下,三防系统先将吸入的外界空气送入滤毒罐进行过滤,然后再将过滤后的空气送入驾驶舱。三防系统的工况转换一般通过切换阀实现,现有切换阀主要通过电动推杆驱动双翻板进行风道切换,进而实现三防系统的工况转换。受自身结构限制,现有切换阀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需设置多个连杆传动机构,运动部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二、双翻板结构需设置两个蝶阀及对应的切换风道,且电动推杆需依靠两组连杆传动机构驱动双翻板,造成了体积和重量较大,不利于产品小型化和轻量化;三、因结构较为复杂,且运动部件较多,影响了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线型切换阀,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的优点,可有效减小阀体和重量,提高了切换阀的适用性和可维护性。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直线型切换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中的进风管、送风管、出风管和回风管,所述阀体为封闭的箱式结构,所述进风管包括同轴密封连接的进风软管和进风硬管,进风软管的下端固定在阀体上且与设置在阀体外侧的进风管接头连通,所述送风管包括同轴密封连接的送风软管和送风硬管,送风软管的下端固定在阀体上且与设置在阀体外侧的送风管接头连通,送风硬管与进风硬管之间设有驱使两者上下移动的连动机构,所述出风管的上端固定在阀体上且与设置在阀体外侧的出风管接头连通,出风管的下端壁设有与进风硬管上端对应的出风孔,出风管中设有出风堵块,出风堵块连接有穿过出风孔的出风支撑杆,出风支撑杆的下端与进风硬管固定连接,所述回风管的上端固定在阀体上且与设置在阀体外侧的回风管接头连通,回风管的下端壁设有与送风硬管上端对应的回风孔,回风管中设有回风堵块,回风堵块连接有穿过回风孔的回风支撑杆,回风支撑杆的下端与送风硬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直线型切换阀,其中,所述连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杆和连动杆,驱动电机固定在阀体中,驱动杆的上下端对应与驱动电机和连动杆连接,连动杆的两端对应与进风硬管和送风硬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直线型切换阀,其中,所述阀体与进风软管、进风管接头、送风软管、送风管接头、出风管、出风管接头、回风管和回风管接头之间均设有密封结构。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直线型切换阀,其中,所述出风堵块的底部或出风管的下端壁上侧设有第一密封垫;所述回风堵块的底部或回风管的下端壁上侧设有第二密封垫。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直线型切换阀,其中,所述进风硬管的顶部或出风管的下端壁下侧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送风硬管的顶部或回风管的下端壁下侧设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直线型切换阀,其中,所述出风管的下半部呈上小下大的圆台形,所述出风堵块呈圆锥形。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直线型切换阀,其中,所述回风管的下半部呈上小下大的圆台形,所述回风堵块呈圆锥形。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直线型切换阀,其中,所述阀体包括箱体和箱盖,箱盖可拆卸密封固定在箱体的开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12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