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5699.7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9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聂孙建;梁燕;周冠辰;杨东;古俊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02 | 分类号: | B01D61/02;B01D67/00;C02F1/4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叶濛濛 |
地址: | 23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反渗透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涉及膜制备技术领域,是基于现有的RO膜在使用过程中易被生物物质污染,造成RO膜的选择透过性出现严重衰竭,RO膜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提出的。本发明在制备反渗透膜的过程中,通过添加纳米级氧化锌颗粒,将纳米级氧化锌附着在底膜上,使RO膜具备抗菌效果,通过后处理工艺,去除膜在制备过程中经过水相和油相未反应的胺和酸,并通过甘油容器在制备的膜的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增强了反渗透膜的耐机械损伤的性能,延长了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关于一种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水安全问题的日趋严重,反渗透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海水淡化逐渐延伸到污水处理等领域。
反渗透膜(RO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RO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专利CN110947308A公开了一种以GO/ZnO制备复合反渗透膜的方法,通过调整聚砜的浓度,以及GO/ZnO纳米复合材料的含量,制备出支撑膜。
现有技术的水处理过滤技术中,反渗透膜元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RO膜在使用过程中,无机物、有机物、胶体及生物物质容易污染RO膜,其中以生物物质污染最难去除。因为那些微生物会吸附和沉积到膜表面,并以原料液中的有机物或其他死亡微生物细胞为营养物质,大量繁殖,造成RO膜的选择透过性出现严重衰竭,RO膜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RO膜在使用过程中易被生物物质污染,造成RO膜的选择透过性出现严重衰竭,RO膜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改性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铸膜液的制备:铸膜液的制备:按照重量比为70-85:15-30,将二甲基甲酰胺与聚砜混匀搅拌,静置12-13h,密封保存并脱泡处理;
(2)将步骤(1)中配置好的铸膜液通过挤出机涂布在无纺布上,将涂布有铸膜液的无纺布通过传送辊输送至挤出一车间,依次经过三个水槽水洗后,再经过烘箱烘干;
(3)传送辊继续将无纺布输送至挤出二车间,先将无纺布浸入水相溶液中,再浸入装有纳米级氧化锌颗粒溶液的容器中,然后经过烘箱烘干,其中,纳米级氧化锌颗粒溶液中纳米级氧化锌的质量浓度为1-2.5%,纳米级氧化锌颗粒的粒径为1-5nm;
(4)传送辊继续将无纺布输送至挤出三车间,无纺布浸入油相溶液后,再经过烘箱烘干;
(5)传送辊继续将无纺布输送至后处理车间,无纺布依次浸入装有异丙醇质量浓度为60%的容器、装有NaClO质量浓度为5%容器、装有IPA质量浓度为30%容器、水槽和装有甘油质量浓度为8%的容器处理后,经过烘箱烘干,制得改性反渗透膜,再收卷分切成所需要的宽幅。
本发明在制备反渗透膜的过程中,通过添加纳米级氧化锌颗粒,将纳米级氧化锌附着在底膜上,使RO膜具备抗菌效果,通过后处理工艺,去除膜在制备过程中经过水相和油相未反应的胺和酸,并通过甘油容器在制备的膜的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增强了反渗透膜的耐机械损伤的性能,延长了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烘干的温度为70-80℃,烘干时间为30-40s。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水相溶液为间苯二胺和水的混合液
优选地,所述水相溶液中间苯二胺的质量浓度为1.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元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56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