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介电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4752.1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5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赵玲;陈弋翀;刘涛;姚舜;凌轶杰;许志美;胡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9/12 | 分类号: | C08J9/12;C08L2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王卫彬;邹玲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介电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经一次发泡得到的发泡球体在第二温度为Tm以下20℃至Tm以下5℃、且充有第二压力为15-20MPa的CO2的模腔中进行再次发泡30-3600min,得到介电材料;其中,所述的一次发泡的具体步骤包括:将直径为20-800mm的发泡材料球体在第一温度为Tm以下80℃至Tm以下20℃、且充有第一压力为15-20MPa的CO2的模腔中进行发泡,得到发泡球体;所述的发泡材料为聚烯烃或聚酯;其中,所述的一次发泡的发泡时间满足:
t≥a×(d/2)1.75;
式中,t为所述一次发泡的发泡时间,单位为小时,a=0.07762小时/mm1.75,d为所述发泡材料球体的直径,单位为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电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温度为Tm以下50℃至Tm以下30℃;
和/或,所述的第一压力为15-18MPa;
和/或,所述的一次发泡和再次发泡的模腔为球形模腔;
和/或,所述的第二温度为Tm以下10℃至Tm以下15℃;
和/或,所述的再次发泡的发泡时间为60-3000min;
和/或,所述的第二压力为15-20MPa。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电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压力为15-18MPa。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介电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发泡的具体步骤还包括:发泡后,将模腔卸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电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压的速率为至少100MPa/s。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电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发泡的具体步骤还包括:卸压后,将发泡球体放置至少24小时。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介电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电材料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在再次发泡后,将所述的模腔卸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电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压的速率为至少100MPa/s。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介电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材料球体为实心球体;
和/或,所述的发泡材料球体通过注塑得到;
和/或,所述的发泡材料球体的直径为20-200m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介电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介电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材料为均聚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介电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材料为乙烯丙烯共聚物或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电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材料球体的直径为20mm-200mm,第一温度为Tm以下50℃至Tm以下30℃,第一压力为15MPa-18MPa,一次发泡的发泡时间为262min-14730min,第二温度为Tm以下15℃至Tm以下10℃,第二压力为15MPa-18MPa,再次发泡的发泡时间为30min-360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47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