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钢渣中RO相高活性超细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4000.5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3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蒋世祯;张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埃尔派粉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0/02 | 分类号: | C04B20/02;C04B1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李树祥 |
地址: | 262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渣 ro 活性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钢渣中RO相高活性超细处理的方法,将比表面积为400±100㎡/kg的粗磨钢渣粉,该钢渣粉中含有的RO相成分:比表面积为100±50㎡/kg;45um标准方孔筛筛余≤15.0%;30um标准方孔筛筛余≤60.0%;平均粒径D50:25‑35um;通过第一超细分级机进行分级,分选出比表面积为700㎡/kg以上,平均粒径D50≤7um,最大粒径D100≤25um的合格产品;分级后的剩余粗粉通过弱磁场除铁装置,除去单质铁,所述弱磁场除铁装置的磁场强度为≥600Gs;本发明彻底突破了对RO相的开发利用,做到了钢渣固废的全部高效利用,最终实现钢渣粉的规模化生产;本发明易于产业化推广,解决了国内钢渣固废的排放污染难题,在钢渣领域必将是一大贡献,利国利民,具有实际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对钢渣中RO相高活性超细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固废已成为我国绿色工业发展的严重阻碍;钢渣是钢铁行业炼钢过程中排放的废渣,约占粗钢产量的10-20%;长久以来,作为一种工业固废,由于不能有效利用,大量排放堆积,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如何解决有效利用问题,成为一大课题。
钢渣本身含有硅酸盐水泥的的胶凝物质,因此具有潜在的水硬活性,可用作水泥混合材和混凝土胶凝材料。由于钢渣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相对的特殊性,其利用率不足三成,剩余七成被弃置,公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钢渣的水硬活性发挥缓慢,尚缺有效手段进行处理改善。
2、RO相易磨性和活性均差,导致粉磨效率和整体活性低下。
3、氧化钙、游离氧化镁等物质,有潜在安定性不良的风险;同时,该类物质极易发生糊磨现象,导致不能正常生产。
现有的钢渣处理工艺,均采用简易的粉磨处理工艺,使钢渣具有活性,如专利号为:201711316383.3,公开了一种超细高活性钢渣粉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利用循环磁性除铁、循环超细干式风选分级、循环高细研磨三循环工艺技术,制备超细高活性钢渣粉。本发明制备的超细高活性钢渣粉使金属铁含量≤0.5%,平均粒径控制在≤6.0μm,比表面积达到≥850㎡/㎏,产品即具有早期抗压强度高的特点。
目前行业公知是:RO相为惰性物,仅极少数认为RO相可能具有潜在活性。经过长期大量的研究实验,我们发现惟有专门针对RO相进行超细粉磨,其活性才能表现出来。
对现有多家钢渣粉磨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第一,企业不清楚比表面积从400㎡/kg提升到500-600㎡/kg时,为何活性几无增长;第二,动辄发生糊球糊磨事故,且物料在磨内易出现升降分层,并随之引起出料紊乱不均,致使无法连续且稳定地生产;第三,企业尚未意识到RO相有潜在活性,一致认为是惰性物,个别水平较高的企业试图通过去除RO相来提高钢渣粉活性。由此可见,目前的钢渣处理在应用层面处于非常原始的水平,甚至在技术层面也没有取得突破。
目前行业内对钢渣研究和处理的焦点是如何去除“惰性物”-RO相,只保留活性成分,这样势必造成后果:重新产生大量废渣,大约每处理10吨钢渣,又生成近一半的废渣,这与钢渣处理的初衷完全相背。上述“超细高活性钢渣粉”专利技术本质上是采用行业公知的普通半终闭路粉磨工艺,并非专门对RO相进行针对性超细粉磨从而使之产生活性,从技术理论层面而言,对RO相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同时,该现有技术显然会重新产生大量废渣,因此实际社会意义不大。
目前,行业仍处于传统生产工艺阶段,绝大多数企业仅能生产比表面积为400㎡/kg左右的普通钢渣粉。该指标水平的钢渣粉活性较低,难以得到广泛应用,对大宗钢渣固废处理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实际生产中,粉磨到比表面积400㎡/kg左右,便偶有糊球现象出现,到500㎡/kg以上时,则会普遍出现。此时的糊球现象,尚能通过添加助磨剂、调节研磨体尺寸来解决。然而比表面积超越600㎡/kg时,糊球现象则无法通过借助外部条件解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埃尔派粉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埃尔派粉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40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窑密封装置
- 下一篇:苹果MdBT2在防治苹果花叶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