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无线供电的体内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2699.1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6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洪宇祥;李旭;胥红来;刘涛;寇宇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睿康科技(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M3/00;H05K5/00;A61F2/02;H01R13/52;H01R13/46;H01B7/17;H01R13/631 |
代理公司: | 常州至善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9 | 代理人: | 赵旭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武中路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无线 供电 体内 电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无线供电的体内电子装置,包括控制主体和电极组,电极组与控制主体电连接,控制主体包括导电壳体和能量接收器,导电壳体内部安装有主机,能量接收器位于导电壳体外部;能量接收器包括磁体和环绕设置在磁体外周的接收线圈,接收线圈与主机电连接,接收线圈适于与体外设备无线耦合以实现对主机无线供电,控制主体还包括连接器组件,其位于导电壳体外部,连接器组件与主机电连接,电极组的电极线与连接器组件电连接。利用本发明,可以实现对主机进行无线供电,可以省去体内电子装置内的电池,进一步减小体内电子装置的体积,提高体内电子装置的安全性,且可以支持更高的内部电路功耗,实现更多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以无线供电的体内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体内电子装置是将电刺激递送到神经和组织以用于治疗各种生物失调,诸如用于帕金森、肌张力障碍、原发性震颤、癫痫等慢性疾病的治疗。
现有的体内电子装置大多采用内置电池进行供电,有些还配备充电线圈对电池进行充电,但是,不管是普通电池还是充电电池,电池的寿命是有限的,当电池寿命快要到达时,需要及时做手术予以更换,对病人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伤害,也会增加病人的使用成本。同时,内置电池还存在安全隐患,例如,电池损坏后内部液体渗漏或者因充电等因素发烫发热,极端情况可能会发生自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体内电子装置采用电池供电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无线供电的体内电子装置,通过将接收线圈与主机电连接,接收线圈通过与体外设备无线耦合获取对主机供电的电能,不需要在体内电子装置内设置电池,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减小体内电子装置的体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体内电子装置的安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无线供电的体内电子装置,包括控制主体和电极组,所述电极组与所述控制主体电连接,所述控制主体包括导电壳体和能量接收器,所述导电壳体内部安装有主机,所述能量接收器位于所述导电壳体外部;所述能量接收器包括磁体和环绕设置在所述磁体外周的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与所述主机电连接,所述接收线圈适于与体外设备无线耦合以实现对所述主机无线供电,所述控制主体还包括连接器组件,其位于所述导电壳体外部,所述连接器组件与所述主机电连接,所述电极组的电极线与所述连接器组件电连接。本发明的适用于无线供电的体内电子装置,通过接收线圈与体外设备无线耦合获取对主机供电的电能,可以省去体内电子装置内的电池,进一步减小体内电子装置的体积,提高体内电子装置的安全性,且可以支持更高的内部电路功耗,实现更多功能;电极线通过连接器与主机实现连接,可以提高产品的互换性。当只有电极组损坏或者体内电子装置主体需要更换时,只需将损坏或者需要更换的部分拆下即可,不需要将整个体内电子装置拆下,一方面可以减小对患者的伤害,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提高产品的利用率。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主机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电路模块,所述接收线圈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模块设有降压稳压电路。接收线圈接收的能量直接给电路模块供电,获得的电压会随着接收线圈的晃动而变化,通过设计降压稳压电路将线圈电压转换为适于对电路板供电的稳定、恒定的电压,确保后级电路的稳定工作。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主机还包括一馈通盘以及贯穿所述馈通盘的多个馈通引脚,所述馈通盘与所述导电壳体固定连接,多个所述馈通引脚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馈通引脚与所述接收线圈连接。每个馈通引脚均为独立式馈通引脚,每个馈通引脚与馈通盘之间通过陶瓷管焊接密封,一方面使得馈通引脚与馈通盘之间绝缘,另一方面使得电路模块所在的空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提高防水防护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睿康科技(常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睿康科技(常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26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