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山用高铬耐磨球热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1998.3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5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和成;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三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36 | 分类号: | C21D9/36;C21D1/63 |
代理公司: | 南京普睿益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5 | 代理人: | 陈佩佩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 用高铬 耐磨 热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用高铬耐磨球热处理装置,属于铸造设备技术领域。一种矿山用高铬耐磨球热处理装置,包括底座和加热炉本体,加热炉本体连接于底座顶部,加热炉本体顶壁开设有入料口,加热炉本体内部连接有托盘,托盘侧壁连接有转动杆,底座顶壁设置有震匀机构和转动架,加热炉本体侧壁设置有倒料组件,加热炉本体侧壁开设有第一排料口和第二排料口,震匀机构包括双头电机、拨动组件和弹性伸缩组件,双头电机连接于底座顶壁,拨动组件连接于双头电机输出端,弹性伸缩组件连接于拨动组件拉伸端;本发明可使耐磨球在热处理时受热更均匀,避免过烧,从而降低报废率,能提高热处理效率,增加耐磨球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山用高铬耐磨球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球磨机是矿山生产中广泛使用的高细磨机械之一。耐磨球是球磨机的粉碎介质,通过耐磨球之间、耐磨球与物料之间的碰撞摩擦产生磨削作用,从而将物料的粒径进一步减小。现有技术中,耐磨球主要是铬系合金、锰系合金等球磨铸钢件或球磨铸铁件,如高铬钢球、低铬钢球、多元合金钢球和钒钛铬合金钢球等,其工作对象多为水泥、煤炭、矿石、煤渣等。磨煤机钢球在使用时球的硬度和耐磨性是影响磨煤机整形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破碎效率和钢球的耐用度,需要钢球表面有足够的硬度和耐磨度。同时,在研磨过程中,钢球与磨料、钢球与衬板以及钢球与钢球之间发生的冲撞不可避免,因此,还要求钢球有一定的韧性,避免破球,另外,水泥、煤炭、矿石、煤渣中还含有大量腐蚀性物质,会对耐磨球造成腐蚀,这就要求耐磨球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这些都对耐磨球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耐磨球生产过程中,在热处理工艺上仍有较多缺陷,因耐磨球厚度较大,在加热时会因受热不够均匀,导致当整体温度上升时,加热面会出现过烧现象,使耐磨球内部引起奥氏体晶粒粗大,而且晶界局部出现氧化或熔化,导致晶界弱化,耐磨球过烧后性能严重恶化,从而剧烈降低耐磨球的拉伸塑性、耐磨性和冲击韧性的现象,淬火时形成龟裂,过烧组织无法恢复,只能报废;且加热完成后不便于快速的进行淬火工序,导致热处理效果不理想,降低了耐磨球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耐磨球热处理时受热不均匀,会导致加热面产生过烧现象,且加热完成后不便于快速的进行淬火工序,所导致的耐磨球的拉伸塑性、耐磨性和使用寿命较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矿山用高铬耐磨球热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矿山用高铬耐磨球热处理装置,包括底座和加热炉本体,所述加热炉本体连接于底座顶部,所述加热炉本体顶壁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加热炉本体内部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与入料口相配合,所述托盘侧壁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底座顶壁设置有震匀机构和转动架,所述震匀机构与托盘相配合,所述转动杆与转动架相配合,所述加热炉本体侧壁设置有倒料组件,所述加热炉本体侧壁开设有第一排料口和第二排料口,所述第一排料口和第二排料口均与托盘相配合,所述倒料组件与托盘相配合,所述震匀机构包括双头电机、拨动组件和弹性伸缩组件,所述双头电机连接于底座顶壁,所述拨动组件连接于双头电机输出端,所述弹性伸缩组件连接于拨动组件拉伸端。
优选的,所述拨动组件包括拨动板和转动板,所述拨动板连接于双头电机输出轴端部,所述转动板转动连接于双头电机输出轴外壁,所述转动板靠近拨动板的一侧侧壁连接有拨动杆,所述转动板远离双头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弹性伸缩组件包括滑动杆、第一滑动座和第二滑动座,所述滑动杆转动连接于连接杆远离转动板的一端,所述第一滑动座和第二滑动座均滑动连接于滑动杆外壁,所述第一滑动座和第二滑动座均固定连接于底座顶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座连接于加热炉本体内壁,所述滑动杆外壁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滑动座内壁,所述第一弹簧外壁设置有隔热罩,所述滑动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与托盘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拨动组件和弹性伸缩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拨动组件分别连接于双头电机两侧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三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三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19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