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工作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1832.1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2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唐森群;王景德;李辉腾;张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盛德大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3 | 代理人: | 黎斌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工作 控制 方法 系统 电动 设备 | ||
本发明适用于锂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工作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设备,该方法包括实时检测电动设备工作过程中锂电池工作的参数信息,参数信息包括放电电流、放电功率、放电电压、电池剩余电量和温度;当检测到参数信息中的任一数值超出所对应设定的阈值范围时,控制对锂电池的输出进行斩波,以限制锂电池的电流输出。本发明提供的锂电池工作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锂电池在过放过温等异常情况下电池管理系统控制锂电池直接断电而造成危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工作控制方法、系统及电动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动设备如电动车原常采用铅酸电池作为动力来源,其电流越大时相应的功率也越大,在电池没电的时候,其铅酸电池电压也越来越低,其下降速度较快,输出电流能力越来越差,但是其不会直接进行断电,使得电动车可以缓慢的骑行,且其速度越来越慢,使得用户可以明显感知电池没电,因此用户可以停下或者踩刹车等操作,使得其不会对用户造成危险。
然而由于铅酸电池的能量密度低、使用循环寿命短、体积质量大等缺点,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动设备选择电池能量密度高、寿命长、体积质量小的锂电池作为动力来源。同时由于锂电池过放电、过电流或过温度都有可能降低电池使用寿命,甚至使锂电池报废,因此由多个锂电池单元所组成的电池组中通常会配备BMS系统(BATTERY MANAGEMENTSYSTEM,电池管理系统)实现对智能化管理及维护各个电池单元,使得可以对过放电、过电流或过温度等进行保护。
现有的BMS系统只有开或关功能,使得只能将锂电池实现输出或停止输出,然而锂电池平台较稳定,即使处于较少电量状态,其电压还是保持较高状态,使得电动设备在骑行过程中还是感知为比较有力;而在锂电池组没电或者电池过放或电池过温等异常情况发生时,其会直接触发BMS系统的保护,使得其BMS系统会控制锂电池组直接掉电以关断锂电池组的输出,因而电动设备在骑行过程中突然断电时可能造成车辆失控的风险,其车辆仪表没电,电动设备动力系统没电,使用户无法正常骑行至目标地点,甚至因为车辆的照明和制动系统突然断电导致危险的发生,如在上很陡的坡时可能发生倒溜现象而严重影响用户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工作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锂电池在过放过温等异常情况下电池管理系统控制锂电池直接断电而造成危险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锂电池工作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检测电动设备工作过程中锂电池工作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放电电流、放电功率、放电电压、电池剩余电量和温度;
当检测到所述参数信息中的任一数值超出所对应设定的阈值范围时,控制对锂电池的输出进行斩波,以限制锂电池的电流输出。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对锂电池的输出进行斩波的步骤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参数信息中的任一数值超出所对应设定的阈值范围时,根据所超出的差值动态降低锂电池中放电MOS管的导通占空比,以限制用于控制锂电池电流输出的放电MOS管的电流输出大小。
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对锂电池的输出进行斩波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参数信息中的各个数值恢复至所对应设定的阈值范围时,取消对锂电池的输出进行斩波控制,以恢复锂电池的电流输出。
更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超出的差值动态降低锂电池中放电MOS管的导通占空比的步骤包括:
当检测到锂电池的电池剩余电量低于第一预设电量阈值时,根据电量差值动态降低锂电池中放电MOS管的导通占空比;
当检测到锂电池的电池剩余电量降低至低于第二预设电量阈值时,停止锂电池的电流输出,所述第一预设电量阈值大于第二预设电量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18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