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丹小分子油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1528.7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9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聂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聂小平 |
主分类号: | B02C17/14 | 分类号: | B02C17/14;B02C17/24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黄一敏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丹 分子 生产 设备 生产工艺 | ||
一种牡丹小分子油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涉及牡丹副产品领域。牡丹小分子油生产设备包括转盘、筒体和动力装置。转盘由动力装置驱动,筒体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盘的表面,筒体偏心设置于转盘。转盘可转动地安装于主轴,主轴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内腔,内腔与筒体内部连通,主轴用于向筒体中输送牡丹籽压榨后的残渣。生产工艺采用生产设备来实现。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压榨残渣进行处理,使残渣中的功能性成分能够更方便地被二次提取,大大提高了残渣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牡丹副产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牡丹小分子油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在进行牡丹小分子油生产时,牡丹籽经过压榨之后出油,剩余的残渣中其实还含有大量的牡丹功能性成分,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压榨时,残渣一般都被压成饼状,这样其实并不利于后续对残渣中的功能性成分进行提取。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牡丹小分子油生产设备,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压榨残渣进行处理,使残渣中的功能性成分能够更方便地被二次提取,大大提高了残渣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牡丹小分子油生产工艺,其操作简单、流程简便,能够对压榨残渣进行处理,使残渣中的功能性成分能够更方便地被二次提取,大大提高了残渣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牡丹小分子油生产设备,其包括:转盘、筒体和动力装置。转盘由动力装置驱动,筒体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盘的表面,筒体偏心设置于转盘。转盘可转动地安装于主轴,主轴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内腔,内腔与筒体内部连通,主轴用于向筒体中输送牡丹籽压榨后的残渣。
进一步地,筒体的内壁呈光滑的不规则波浪状。
进一步地,筒体远离转盘的一端略低于筒体靠近转盘的一端。靠近筒体的口部还设置有抖料组件,抖料组件包括抖料转轴和筛网。筛网沿抖料转轴的径向设置,多个筛网沿抖料转轴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筛网位于筒体的口部的下方,以用于将从筒体中落出的残渣打散。
进一步地,位于抖料转轴靠近筒体的一侧的筛网的运动方向朝上。
进一步地,抖料组件还具有罩体,罩体罩设于抖料转轴和筛网并延伸至筒体的口部的上方。
进一步地,转盘还设置有配合槽,配合槽位于筒体的外侧并沿筒体的周向延伸呈环状,配合槽与转盘也为偏心关系。
牡丹小分子油生产设备还具有棘轮齿轮,棘轮齿轮与转盘间隔设置且二者的转动轴心线平行设置。牡丹小分子油生产设备还具有摆杆,摆杆的自由端的一侧具有配合柱,配合柱可滑动地配合于配合槽,摆杆的自由端的另一侧铰接有卡爪。卡爪与棘轮齿轮配合,构成棘轮结构。转盘转动过程中,配合柱被配合槽往复式拨动,从而通过卡爪间歇式推动棘轮齿轮单向转动。
棘轮齿轮与抖料转轴传动连接,以利用棘轮齿轮驱动抖料转轴间歇式转动。
进一步地,主轴内设置有用于输送牡丹籽残渣的螺旋输送轴。
进一步地,抖料转轴的转动轴心线垂直于筒体的转动轴心线设置,棘轮齿轮与抖料转轴之间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筒体内壁设置有抖料柱,抖料柱的横截面为圆形,抖料柱的直径从其底端朝顶端递减,且抖料柱沿筒体的径向呈螺旋式弯曲。沿筒体的径向,抖料柱的长度小于或等于与其对应的螺旋线的螺距的十二分之一。
一种利用上述的牡丹小分子油生产设备的牡丹小分子油生产工艺,其包括:将牡丹籽残渣通过主轴输送至筒体当中,利用动力装置驱动转盘转动,筒体偏心转动,将牡丹籽残渣抖散,以便于对牡丹籽残渣中的功能性成分进行提取。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聂小平,未经聂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15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变电所辅助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抽穿发电机转子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