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相四线计量串电流回路接线的智能甄别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1595.0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6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悦;邵雪松;潘超;周玉;易永仙;张筠;褚兴旺;丁颖;庞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5 | 分类号: | G01R31/55;G01R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肖继军;张红莲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计量 电流 回路 接线 智能 甄别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相四线计量串电流回路接线的智能甄别方法和系统,从预先获取的计量采集数据中提取接线方式为三相四线制的用户在至少一个时间点的三相电流数据;判断至少一个时间点的三相电流数据是否存在两相电流值的差值不大于第一预定阈值的情况,如存在,则判定该用户为疑似串接用户;提取得到的疑似串接用户的多个时间点的三相电流数据,计算出现两相电流值的差值不大于第一预定阈值的时间点的个数,如果时间点个数在预定的个数以上,则判定该用户存在串电流回路接线。本发明利用大数据信息从预先获取的计量采集数据中获取数据信息,能够自动准确甄别出串电流回路接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能计量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三相四线串电流回路接线的智能甄别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三相四线计量接线方式多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0.4kV、110kV、220kV、330kV、500kV、750kV和1000kV等电压等级),以及经消弧线圈、小电阻接地系统(10kV、35kV及66kV等电压等级),涉及输、配电网,在电网中的应用数量巨大。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包括三相四线电能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而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接线错误都将导致电能计量不准确,影响计量的公平性,造成损失。其中,串电流回路接线异常是一种常见的接线错误类型,新装用户、更换电能表等都可能会引起串电流回路接线异常。
对于计量装置的错接线异常,目前主要通过定期巡检、定期校验电表、用户举报等方法来发现。传统的查处方法对工作人员和现场巡视的依赖性太强,导致这类异常往往难以发现,造成异常持续时间长、涉及的电量十分巨大,对电力企业或者用户均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大规模地开展全面排查虽然能够发现此类异常,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由于错接线存在偶发性和不确定性,没有针对性的检查无异于大海捞针,且开展排查工作需先联系用户进行停电方能开展工作,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还会引起用户投诉等舆情风险。
近年来,电力企业正在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大数据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电网的方方面面。如何有效利用大数据已经采集到的海量用户档案、计量采集电流等数据,解决传统错接线难以发现,排查工作范围广、开展难、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将成为重点研究方向。
传统的错接线判别方法依赖于现场电能表的相位角绘制向量图进行判断,现有技术中尚没有对三相四线计量装置串电流回路接线的甄别方法。已有利用大数据甄别三相四线计量装置错误接线的方法,往往致力于甄别三相四线计量装置的断线、极性反接、欠压或过压等故障,尚没有利用大数据针对三相四线计量装置的串电流回路接线这种异常故障进行诊断和甄别的方法和系统。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相四线计量串电流回路接线的智能甄别方法和系统,其利用大数据信息从预先获取的计量采集数据中获取数据信息,自动甄别出串电流回路接线。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三相四线计量串电流回路接线的智能甄别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从预先获取的计量采集数据中提取接线方式为三相四线制的用户在至少一个时间点的三相电流数据;
步骤2,判断至少一个时间点的三相电流数据是否存在两相电流值的差值不大于第一预定阈值的情况,如存在,则判定该用户为疑似串接用户;
步骤3,提取步骤2得到的疑似串接用户的多个时间点的三相电流数据,计算出现两相电流值的差值不大于第一预定阈值的时间点的个数,如果时间点个数在预定的个数以上,则判定该用户存在串电流回路接线。
优选的,步骤2中,在进行两相电流值的差值是否不大于第一预定阈值的判断之前,先对三相电流的绝对值的最大值是否不小于第二预定阈值进行判断,如果该时间点的判断结果为是,再进行该时间点两相电流值的差值是否小于预定阈值的判断,判断结果均为是,则判定该用户为疑似串接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15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