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离子体改性碳材料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8499.0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3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吴祖良;刘奇杰;姚水良;李晶;高尔豪;王伟;朱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H1/26 | 分类号: | H05H1/26;C01B32/05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钱玲玲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体 改性 材料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改性碳材料的装置及方法,包括改性反应器和气体循环系统,所述改性反应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气包、喷管和不锈钢粉末多孔板,所述壳体在不锈钢粉末多孔板下部设有改性气体进口,上部设有改性气体出口;所述气包顶部开孔连接气体循环系统,底部均匀开设气孔连接喷管;所述喷管作为针板放电的阳极连接电源,不锈钢粉末多孔板作为阴极接地;所述喷管底部隔空正对不锈钢粉末多孔板,所述不锈钢粉末多孔板上布置若干孔隙;所述气体循环系统的进口连接改性反应器的底部,出口连接气包顶部。通过电离改性气体,能够改变碳材料表面的化学性质,效率高、速度快、功能多、可大面积工业化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等离子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改性碳材料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AC)具有高比表面积、较大的孔容积、良好的孔结构和可调的表面化学性质,所以常被用作吸附剂。但对一些难以吸附去除的污染物质(如乙醇、甲苯、正丁烷、铜离子、铬离子、铅离子、汞等),活性炭吸附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对活性炭表面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对特殊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目前对活性炭改性的方法包括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两种。物理改性包括微波改性、高温热处理改性等;化学改性包括氧化改性、还原改性、酸碱改性、等离子体改性等。
微波改性是通过物体内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相互摩擦产生的热量,从而快速加热物体,使活性炭表面的官能团与改性剂充分接触反应。研究表明微波改性既可以改变孔隙结构,也可以改变表面官能团的类型和数量。特别是表面碱性基团增加,从而有助于有机物的吸附。微波改性具有产热快,无污染,耗能少,操作简单且容易控制等优点,但也存在孔径减小,表面形状变得粗糙,以及碳骨架容易收缩变小等问题。
高温热处理改性是在惰性气体的条件下,对活性炭进行高温加热,从而该变其孔隙结构。该方法的主要因素在于其温度的控制。该方法可以使碳材料表面化学性质更加稳定,活性炭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增加。但是高温热处理可能会使孔道收缩,影响吸附效果。
氧化改性是利用氧化剂改变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通过增强活性炭表面的亲水性、酸性和极性,使其吸附性能得到提高。随着氧化程度增加,碳材料表面的含氧官能团也在增加。氧化改性能够增强碳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和极性,从而促进极性物质吸附,但对非极性物质吸附能力下降,且可能产生二次污染。还原改性则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加入还原剂对活性炭进行改性,改性后活性炭表面的碱性官能团数量增加,使活性炭表面碱性、非极性和疏水性增加,使其对非极性物质的吸附能力增强。但是对极性物质吸附能力下降,且有二次污染。
酸碱改性是指将活性炭放在非氧化还原性酸溶液(H2SO4、H3PO4)或碱溶液(NaOH)中进行改性,一方面可以除去活性炭表面杂质,另一方面改变了活性炭表面的化学官能团,使其吸附能发生改变。酸碱改性要根据吸附物质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改性。酸改性使活性炭表面酸性官能团数量增加,提高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而碱改性会使活性炭表面碱性基团含量增加,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吸附。
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态,即电离了的“气体”,它呈现出高度激发的不稳定态,其中包括离子、电子、原子和激发态分子。在对碳基材料改性的过程中,可以向等离子体反应器引入所需的气体,在表面形成官能团,从而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该方法不仅能够改变碳材料表面的化学性质,而且装置简单、能耗低、效率高、速度快、功能多、可大面积工业化运行。
现有的等离子体活性炭改性装置常采用介质阻挡方式,但介质阻挡放电强度低,不利于活性粒子的产生,也无法有效改变活性炭的物理结构,同时其反应间隙小,只能够填充2~3mm厚度的活性炭层来进行改性,所以改性量较小,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改性碳材料的装置及方法,能够改变碳材料表面的化学性质,且效率高、速度快、功能多、可大面积工业化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84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