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装化货物智能快装系统的输送装置和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8277.9 | 申请日: | 202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6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黎国东;叶阳;王飞;熊永跃;王家福;钟俊魁;朱国平;苗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江铜陵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B65G47/24;B65G43/00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装 货物 智能 系统 输送 装置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装化货物智能快装系统的输送装置和工作方法,包括动力辊编组区、阻尼辊减速斜坡、移载机、缓冲栏板、辅助换向导轮、皮带机、十字换向机构、无杆气缸整形板、动力辊输送线和信号检测区并介绍了个部件的工作方式,该输送模块采用动力辊、传动皮带、无动力辊进行传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可满足要求,该输送模块功能齐全,智能化程度高,可自动检测堵料、货物姿态,自动分配货物输送节拍,可自动调整货物姿态,自动规整货物,运输高效,该输送模块集成化程度高,轻量微型,该输送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整体与车体采用可拆卸式连接,简单易装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化货物智能快装系统的输送装置和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集装化的货物主要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进行卸货,由于货物较多、人工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集装箱货物的装卸。
中国国家专利申请号CN202011601690.8,一种集装箱式车厢自动装车系统,包括车辆定位系统、托盘输送线系统、运载皮带机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和货叉输送线系统,托盘输送线系统设置在车辆定位系统和货叉输送线系统之间,机器人控制系统设置在托盘输送线系统两侧,运载皮带机系统设置在托盘输送线系统和货叉输送线系统两侧,运输车辆停止在车辆定位系统上。该专利虽然可实现集装箱式车厢自动装车,但都为带托货物的装车,无法将托盘上的货物拆垛后,一个一个堆码至集装箱内,不适用于大部分企业仓储中心。
现有输送模块多见于物流厂房、产品流水线,大多由皮带输送、辊道输送、柔性链输送,用于装载车的主要使用自动伸缩式皮带机,自适应装载车在货柜中的行进,自适应货柜高度做升降调整,做到在集装箱内部自动校位。使用伸缩式滚筒,使得机器人与皮带机之间的软连接,补偿机器人与伸缩皮带机的同步误差。除此之外还使用可弯曲伸缩输送线装置,可通过柔性可伸缩式输送台调整其位置,对场地适应性好,可转弯伸缩轨道。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A.体积大笨重,运输、进出货柜、转场不便捷,不具备集成化、轻量微型等特点。
B.智能化程度低,不能合理分配运输节拍,整体输送效率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化货物智能快装系统的输送装置和工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装化货物智能快装系统的输送装置和工作方法,包括动力辊编组区、阻尼辊减速斜坡、移载机、缓冲栏板、辅助换向导轮、皮带机、十字换向机构、无杆气缸整形板、动力辊输送线和信号检测区,动力辊输送线上设有移载机,动力辊输送线边沿设有缓冲栏板,动力辊输送线的一端与阻尼辊减速斜坡的一端垂直连接,连接处设有辅助换向导轮;阻尼辊减速斜坡的另一端连接皮带机的一端,皮带机另一端与十字换向机构的进入端连接,十字换向机构上设有无杆气缸整形板,十字换向机构的出料端连接动力辊编组区;
所述移载机由皮带,皮带传动轮,顶升导向杆,皮带机支撑座,传动轮,气缸,小型电机和移载机支撑座组成,移载机支撑座上设有气缸,气缸的输出轴工作端抵靠皮带机支撑座,皮带机支撑座上设有皮带、皮带传动轮和传动轮,传动轮与小型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的信号检测主要由满料检测区,空料检测区,姿态检测区,堵料检测区,来料检测区和送料检测区组成,检测输入信号均由光传感器提供,送料检测区设置在动力辊输送线,接受货物占位信号即停止直线模组送料;来料检测区设置在移载机处,接收货物占位信号即气缸顶起移载机工作,无信号气缸降下;堵料检测区设置在阻尼辊减速斜坡处,接收信号即停止前端送料;姿态检测区设置在皮带机处,判断姿态,由十字换向机构执行输出结果;空料检测区设置在十字机构换向器上,接收空料信号即挡料板落下继续送料;满料检测区设置在十字换向机构与动力辊编组区的连接处;
所述的十字换向机构由无杆气缸磁性导轨,滑块,整形板机构,动力辊传动线,挡料板,气缸二,导向杆,直线轴承,碳纤维十字架,支撑座,顶升导杆,直线轴承二,顶升气缸和旋转气缸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江铜陵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江铜陵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82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钠离子二次电池
- 下一篇:一种高数值稳定性带限数字预失真求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