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油用微乳液性能评价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6231.3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4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周亚洲;杨文斌;殷代印;王东琪;张承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大庆博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3223 | 代理人: | 李淑敏 |
地址: | 163319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油用微 乳液 性能 评价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采用驱油用微乳液性能评价装置进行驱油用微乳液性能评价方法,所述驱油用微乳液性能评价装置包括注入系统(ZS)、混合系统(HS)和测量系统(CS);所述混合系统(HS)包括可视容器(A)、恒速恒压泵一(C1)、活塞容器一(D)、油水混合装置(J)和多孔介质(H);所述可视容器(A)顶部通过管线与阀门一(T1)和压力表一(P1)连接,阀门一(T1)与快速接头一(E1)连接,可视容器(A)底部通过管线和阀门二(T2)与快速接头二(E2)连接;所述活塞容器一(D)顶部通过管线和阀门三(T3)与快速接头三(E3)连接,活塞容器一(D)底部通过管线与恒速恒压泵一(C1)连接;所述多孔介质(H)入口端通过管线与阀门七(T7)连接,多孔介质(H)出口端通过管线与油水混合装置(J)连接,油水混合装置(J)通过管线与快速接头四(E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容器(A)侧面中部与转动轴(B)垂直连接,转动轴(B)一端与电机一(B1)连接,转动轴(B)另一端与电机二(B2)连接,可视容器(A)可绕转动轴(B)转动或振动;
所述可视容器(A)侧面为可视容器壁(A1),可视容器壁(A1)上设置有可视容器视窗(A2),可视容器视窗(A2)外部有三角棱镜一(A5),三角棱镜一(A5)的一个面与可视容器视窗(A2)重合,三角棱镜一(A5)另外两个面中的一个面外部有光源一(A3),三角棱镜一(A5)另外两个面中的另一个面外部有显微镜摄像头一(A4);光源一(A3)与光源一滑动轨道(A7)滑动连接,显微镜摄像头一(A4)与显微镜摄像头一滑动轨道(A6)滑动连接;所述可视容器(A)内部有电极组一(A8)和电极组二(A9),电极组一(A8)通过电极组一连接线(A10)连接,电极组二(A9)通过电极组二连接线(A11)连接;
所述注入系统(ZS)包括活塞容器二(F)、活塞容器三(G)、恒速恒压泵二(C2)和恒速恒压泵三(C3);所述活塞容器二(F)顶部通过管线和阀门四(T4)与阀门五(T5)、阀门六(T6)、阀门七(T7)和压力表二(P2)连接,活塞容器二(F)底部通过管线与恒速恒压泵二(C2)连接;所述活塞容器三(G)顶部通过管线和阀门五(T5)与阀门四(T4)、阀门六(T6)、阀门七(T7)和压力表二(P2)连接,活塞容器三(G)底部通过管线与恒速恒压泵三(C3)连接;所述阀门六(T6)通过管线与快速接头六(E6)连接,阀门七(T7)通过管线与多孔介质(H)连接;
所述注入系统(ZS)、混合系统(HS)和测量系统(CS)在恒温箱(R)内;所述光源一(A3)、显微镜摄像头一(A4)、电极组一连接线(A10)、电极组二连接线(A11)、电机一(B1)、电机二(B2)、恒速恒压泵一(C1)、恒速恒压泵二(C2)、恒速恒压泵三(C3)、恒速恒压泵四(C4)、油水混合装置(J)、光源二(K3)、显微镜摄像头二(K4)、光源三(M5)、显微镜摄像头三(M6)、环压泵(M10)、压力表一(P1)、压力表二(P2)和恒温箱(R)与计算机(L)电连接;
所述测量系统(CS)包括微观可视装置(M)、微孔装置(N)、可视活塞容器(K)和恒速恒压泵四(C4);所述微观可视装置(M)入口通过管线和阀门八(T8)与快速接头七(E7)连接,微观可视装置(M)出口通过管线与阀门九(T9)连接;所述微孔装置(N)入口通过管线和阀门十(T10)与快速接头七(E7)连接,微孔装置(N)出口通过管线与阀门十一(T11)连接;所述可视活塞容器(K)顶部通过管线与阀门九(T9)和阀门十一(T11)连接,可视活塞容器(K)底部通过管线与恒速恒压泵四(C4)连接;
所述微观可视装置(M)包括微观可视装置外壁(M1)、微观可视装置视窗一(M21)、透明橡胶套(M3)、光源三(M5),显微镜摄像头三(M6),三角棱镜三(M7)和环压泵(M10);所述微观可视装置外壁(M1)内部有透明橡胶套(M3),微观可视装置外壁(M1)与透明橡胶套(M3)之间为透明环压液(M9),透明橡胶套(M3)内部包裹岩芯(M4),透明环压液(M9)通过管线与环压泵(M10)连接;所述微观可视装置外壁(M1)上设置有微观可视装置视窗一(M21),微观可视装置视窗一(M21)外部有三角棱镜三(M7),三角棱镜三(M7)的一个面与微观可视装置视窗一(M21)重合,三角棱镜三(M7)另外两个面中的一个面外部有光源三(M5),三角棱镜三(M7)另外两个面中的另一个面外部有显微镜摄像头三(M6);
所述可视活塞容器(K)侧面为可视活塞容器壁(K1),可视活塞容器壁(K1)上设置有可视活塞容器视窗(K2),可视活塞容器视窗(K2)外部有三角棱镜二(K5),三角棱镜二(K5)的一个面与可视活塞容器视窗(K2)重合,三角棱镜二(K5)另外两个面中的一个面外部有光源二(K3),三角棱镜二(K5)另外两个面中的另一个面外部有显微镜摄像头二(K4),光源二(K3)与光源二滑动轨道(K7)滑动连接,显微镜摄像头二(K4)与显微镜摄像头二滑动轨道(K6)滑动连接;
所述驱油用微乳液性能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开启恒温箱(R)升温至实验要求温度,关闭所有阀门,活塞容器一(D)上部装入实验要求压力的气体,活塞容器二(F)上部装入形成微乳液的水相溶液,活塞容器三(G)上部装入形成微乳液的油相溶液;
步骤二、连接快速接头一(E1)和快速接头三(E3),连接快速接头二(E2)和快速接头四(E4),打开阀门一(T1)和阀门三(T3),设定恒速恒压泵一(C1)以恒压模式工作,恒定压力为实验要求制备微乳液压力,开启恒速恒压泵一(C1);
步骤三、设定恒速恒压泵二(C2)和恒速恒压泵三(C3)以恒速模式工作,恒定速度为实验要求的速度,开启恒速恒压泵二(C2)和恒速恒压泵三(C3),打开阀门四(T4)、阀门五(T5)和阀门七(T7),当压力表二(P2)读数与压力表一(P1)相同时,开启阀门二(T2);
步骤四、活塞容器二(F)中水相溶液和活塞容器三(G)中油相溶液通过管线进入多孔介质(H)和油水混合装置(J)进入可视容器(A)中,当活塞容器二(F)中水相溶液和活塞容器三(G)中油相溶液的注入量满足实验要求时,关闭恒速恒压泵一(C1)、恒速恒压泵二(C2)和恒速恒压泵三(C3),关闭所有阀门,断开快速接头一(E1)和快速接头三(E3)连接,断开快速接头二(E2)和快速接头四(E4)连接;
步骤五、根据实验要求设置电机一(B1)和/或电机二(B2)工作模式为转动或振动,开启电机一(B1)和/或电机二(B2)至实验要求时间为止,得到微乳液溶液;
步骤六、开启光源一(A3)和显微镜摄像头一(A4),通过计算机(L)控制光源一(A3)和显微镜摄像头一(A4)在滑动轨道上移动,通过三角棱镜一(A5)和可视容器视窗(A2)拍摄可视容器(A)中微乳液、油相和水相的高度及其位置关系,判断微乳液类型,计算微乳液体积、水相体积和油相体积,计算中相微乳液的界面张力,并拍摄不同位置微乳液的微观图像;按照实验要求的时间间隔,通过计算机(L)控制光源一(A3)和显微镜摄像头一(A4)拍摄可视容器(A)中微乳液、油相和水相的高度、位置关系和微观图像,直到实验结束;
步骤七、开启电极组一(A8)和电极组二(A9),通过计算机(L)控制电极组一连接线(A10)和电极组二连接线(A11)上不同电极对测量微乳液的导电率,计算微乳液中的水相体积;按照实验要求的时间间隔,通过计算机(L)控制电极组一连接线(A10)和电极组二连接线(A11)上不同电极对测量微乳液的导电率,计算微乳液中的水相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623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