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流强化气旋浮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4823.1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2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蔡小垒;陈家庆;王刚;孙立梅;于滨;朱秀娟;徐传雨;姬宜朋;丁国栋;关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C02F1/38;C02F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梁亚静 |
地址: | 1026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气旋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流强化气旋浮设备,涉及含油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气旋浮设备开设溢流口使气液易直接由排油口排出,降低分离效率的技术问题。该设备包括气旋浮罐和微气泡注入单元,气旋浮罐内设置有隔离构件,其安装于气旋浮罐的中上部,能够隔离旋流分离区和中心沉降分离区;气液隔离罩,其安装于隔离构件的上方,且气液隔离罩具有方便气相通过而阻碍液相通过的流通通道,使气相能轻易从气液隔离罩内通过而向上流动,而流通通道增大液相流通阻力的结构,阻碍了液相通过,液相通过流量大幅下降,避免了液相直接从排油口排出,提高了分离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油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流强化气旋浮设备。
背景技术
含油污水来源广泛,油气开采及加工、机械制造和金属压延加工、化工、油气销售站(库)等行业都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含油污水处理后或回用或达标排放至环境水体,如果处理未达外排标准而直接排放,将会对土壤或水体造成污染,尤其是容易隔绝水体的表面复氧,使其丧失自净能力,严重破坏水体生态平衡。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与含油污水处理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也日益严格,这对含油污水处理带来了严峻性的挑战。
含油污水常规处理工艺首要过程是进行油水分离,主要目的是去除或回收大部分的含油,同时保证后续精细处理过程的正常进行。现有常规除油工艺主要包括沉降、离心、气浮等,普遍存在分离效率低、结构不紧凑、密闭程度低等问题,不仅导致污水处理工艺水力停留时间长、流程占地面积大,而且设备投资、基建和操作运行维护费用也较高。气旋浮技术是在“常规技术的高效化,单元技术的复合化”理念下发展而来的一种结构紧凑、高效节能的油含油污水处理新技术,适用于去除污水的油相或其它微细悬浮颗粒(SS)等。国内外针对气旋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先后出现了一批气旋浮处理设备。目前国外主流气旋浮技术(如原挪威EPCON CFU)一般需要采用两级甚至多级气旋浮罐串联运行。为满足油田现场对分离效率和占地面积等处理性能指标的高要求,需要进一步提升现有单体气旋浮装置的分离性能。
为此,现有技术出现了在传统气旋浮环空分离区下部设置二次起旋结构,利用二次起旋结构将气旋浮罐分割为上下两个分离区,同时强化二级分离区旋流分离过程的方案。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分离过程中,气相密度较轻,会向上流动,如果分离罐顶部不开溢出口,气体会在气旋浮分离区(环形区域)堆积,占用液体流动空间;而顶部开口如果过大,气液都会从上部溢出,并直接从排油口排出,造成短路,降低分离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流强化气旋浮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开设溢流口使气液易直接由排油口排出,降低分离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旋流强化气旋浮设备,包括气旋浮罐和微气泡注入单元,其中,所述气旋浮罐具有旋流分离区、中心沉降分离区、油相富集区和水相澄清区,且所述气旋浮罐内设置有:
隔离构件,其安装于所述气旋浮罐的中上部,能够隔离旋流分离区和中心沉降分离区;
气液隔离罩,其安装于所述隔离构件的上方,且所述气液隔离罩具有方便气相通过而阻碍液相通过的流通通道。
可选地,所述气液隔离罩包括上下交错布置的至少两个山字型结构板,上、下两个所述山字型结构板形成一个隔离单元,且每个所述隔离单元的两个所述山字型结构板之间均形成有作为所述流通通道的折流流道。
可选地,所述折流流道的折流间距可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4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