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流强化气旋浮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4823.1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2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蔡小垒;陈家庆;王刚;孙立梅;于滨;朱秀娟;徐传雨;姬宜朋;丁国栋;关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C02F1/38;C02F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梁亚静 |
地址: | 1026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气旋 设备 | ||
1.一种旋流强化气旋浮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旋浮罐(1)和微气泡注入单元,其中,所述气旋浮罐具有旋流分离区(91)、中心沉降分离区、油相富集区(92)和水相澄清区(93),且所述气旋浮罐(1)内设置有:
隔离构件(2),其安装于所述气旋浮罐(1)的中上部,能够隔离旋流分离区(91)和中心沉降分离区;
气液隔离罩(3),其安装于所述隔离构件(2)的上方,且所述气液隔离罩(3)具有方便气相通过而阻碍液相通过的流通通道;
其中,所述隔离构件(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隔离筒(21)、二级起旋结构(22)和分液器(23),所述隔离筒(21)为中空结构,所述中心沉降分离区形成于所述隔离筒(21)的中空结构内;所述气液隔离罩(3)设置于所述隔离筒(21)的顶端,所述水相澄清区(93)位于所述分液器(23)的下方;所述气液隔离罩(3)包括上下交错布置的至少两个山字型结构板(30),上、下两个所述山字型结构板(30)形成一个隔离单元,且每个所述隔离单元的两个所述山字型结构板(30)之间均形成有作为所述流通通道的折流流道(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强化气旋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流道(31)的折流间距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强化气旋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筒(21)包括相固连的倒锥形筒(211)和圆柱筒(212),所述隔离筒(21)通过所述倒锥形筒(211)与所述气液隔离罩(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流强化气旋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筒(212)的外壁开设有多条竖槽(21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流强化气旋浮设备,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竖槽(2121)沿所述圆柱筒(212)的外周侧均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强化气旋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起旋结构为螺旋盘管型结构、导流叶片型结构或螺纹通道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强化气旋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器(23)为环形结构,且所述分液器(23)的横截面为向心T字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强化气旋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旋浮罐(1)内还设置有溢油罩(4),所述溢油罩(4)间隔地安装于所述气液隔离罩(3)的上方,且所述旋流强化气旋浮设备的排油管(5)底端设置于所述溢油罩(4)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48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