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动汇流环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3990.4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8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宋晨飞;陈天骅;张燕燕;王帅;逄显娟;李家伟;孙逸翔;张永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24 | 分类号: | G01L5/2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郑英飞 |
地址: | 47102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动 汇流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动汇流环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包括同轴间隔布置的内圈和外圈,内圈和外圈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弹性环的环形空间,所述内圈和外圈均具有朝向环形空间的沟道,所述外圈的沟道为开口朝向所述环形空间的“V”形沟道;所述内圈和外圈在上下方向上均关于同一镜像面对称布置;内圈和外圈中的其中一个在试验时固定布置而为固定圈,另一个用于受控转动而为转动圈;所述固定圈包括沿所述镜像面对称分体布置的两个部分,两部分的内周壁均倾斜延伸并配合形成所述外圈的沟道;试验装置还包括用于调整外圈两部分的上下相对距离并使两部分始终保持对称布置的调整机构。排除了样品因素从而可以单独研究压缩量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更加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动汇流环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滚动汇流环是一种新型导电旋转关节,由美国NASA率先发明和应用,具有低摩擦系数、低磨损率、低电噪声等优势、滚动汇流环是实现相对旋转机构间的电讯号和功率传输的“单点失效”装置,目前广泛应用于航天器、风电、雷达等高端装备中。滚动汇流环包括内圈、外圈、弹性环以及相应的绝缘结构。弹性环与内外圈之间为弹性接触,其直径大于内外圈间距,依靠弹性环压缩产生的预紧力保持稳定接触。弹性环在运转过程中,与内、外圈共同构成滚动电接触摩擦副,接触力决定了接触稳定性、接触电阻和摩擦磨损等性能。
为了保证滚动汇流环的合理设计和高可靠性运行,必须研究弹性环预紧力对其各项性能的影响规律。为获得具有不同弹性压缩量的弹性环,进而根据材料力学计算相应的预紧力,现有技术的做法是设计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内外圈结构以及弹性环来实现。但这种方法存在以下明显的弊端:获取不同的预紧力需要更换不同的内外圈和/或弹性环,无法判断试验结果是由预紧力变化引起的还是由结构因素引起的,导致试验结果无法真实反应预紧力改变所带来的性能变化,试验结果不准确;进行多个预紧力试验时,需要加工多种样品,造成较大浪费,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动汇流环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不准确、试验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真空灭弧室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动汇流环试验装置,包括:
同轴间隔布置的内圈和外圈,定义内圈和外圈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内圈和外圈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弹性环的环形空间,所述内圈和外圈均具有朝向环形空间的沟道,所述外圈的沟道为开口朝向所述环形空间的“V”形沟道;
所述内圈和外圈在上下方向上均关于同一镜像面对称布置;
内圈和外圈中的其中一个在试验时固定布置而为固定圈,另一个用于受控转动而为转动圈;
所述固定圈包括沿所述镜像面对称分体布置的两个部分,两部分的内周壁均倾斜延伸并配合形成所述外圈的沟道;
调整机构,用于调整外圈两部分的上下相对距离并使两部分始终保持对称布置,两部分相对移动时可改变弹性环的压缩程度。
有益效果:通过调整固定圈上下部分之间的间距能够改变弹性环的压缩量,不需要更换弹性环样品和/或内外圈,排除了样品因素从而可以单独研究压缩量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更加准确。通过调整固定圈上下部分的间距能够装卡多种类型的弹性环,同一弹性环也能够实现不同压缩量的调整,节约了成本。
优选地,所述调整机构包括绕固定圈的周向均布的至少两个调整单元。
优选地,滚动汇流环试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调整单元包括二爪卡盘,二爪卡盘包括上下排布的上卡爪和下卡爪,外圈的两部分分置在上卡爪和下卡爪上。通过二爪卡盘保证了固定圈两部分可以同步移动,且移动距离保证一致,使用更加方便,而且二爪卡盘的调整为连续调整,可以将弹性环的压缩量调整到任意想要的状态。
优选地,调整单元还包括安装在二爪卡盘驱动孔上的微分头。通过微分头来驱动二爪卡盘动作,精度更高,更加容易控制各二爪卡盘的移动距离保持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39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