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状工件同步撑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3753.8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2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易晓岚;高继民;代志豪;张浩;程宏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00 | 分类号: | B21D3/00;B21D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豆贝贝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状 工件 同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状工件同步撑圆装置,包括撑圆盘、沿周向分布于所述撑圆盘表面并可沿其径向伸缩的若干根支撑杆,以及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撑圆盘表面中心、用于驱动各根所述支撑杆进行同步径向伸缩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上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与各根所述支撑杆形成轴向抵接的驱动部。如此,由于各个驱动部分别设置在驱动轮的周向上,当驱动轮在撑圆盘的表面中心进行旋转时,各个驱动部将随着驱动轮的旋转而同时驱动各自对应的支撑杆进行同步伸缩运动,使得各根支撑杆在撑圆盘的表面上同步伸出,对环状工件的环向内壁的不同位置同时形成抵接,将环状工件撑圆,因此能够方便、快捷实现对环状工件的撑圆作业,提高对环状工件的撑圆同步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状工件同步撑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机械已得到广泛使用。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使用环状工件,比如轮毂、管道等。这些环状工件的整体形状理论上呈正圆形,但是由于制造误差或拼接时的安装误差,环状工件并非呈正圆形,而是呈一定凹凸状的椭圆形。另外,部分圆度较高的环状工件,在自然放置状态下时可以保持较高圆度,但是在进行搬运、吊装等过程中时,由于外部牵引力、重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环状工件的外轮廓产生形状,难以保持较高圆度。为保证环状工件具有较高圆度,且在搬运、吊装过程中保持较高圆度,需要利用撑圆装置对环状工件进行撑圆。
目前,行业内对环状工件进行撑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中,第一种是利用焊接而成的“米”字型刚结构撑圆支架,将撑圆支架的多个末端焊接在环状工件的内壁上,在安装或吊装工序完成后,再将撑圆支架切割拆除,此种方法对于环状工件的圆度改善率不佳,而且非常容易损伤环状工件,同时焊接而成的撑圆支架仅能适用于某一直径的环状工件,通用性较差,无法重复使用,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第二种是利用气动、液动、电动或螺纹驱动的撑圆装置,此种撑圆装置虽然能够大幅改善环状工件的圆度,但结构复杂、管线交错、零部件众多,操作不便且体积与重量较大,另外对环状工件的撑圆同步性较差,经常出现部分内壁已经撑圆而另一部分内壁还未撑圆的情况,如此容易导致环状工件的撑圆状态不均匀。
因此,如何方便、快捷实现对环状工件的撑圆作业,提高对环状工件的撑圆同步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状工件同步撑圆装置,能够方便、快捷实现对环状工件的撑圆作业,提高对环状工件的撑圆同步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环状工件同步撑圆装置,包括撑圆盘、沿周向分布于所述撑圆盘表面并可沿其径向伸缩的若干根支撑杆,以及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撑圆盘表面中心、用于驱动各根所述支撑杆进行同步径向伸缩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上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与各根所述支撑杆形成轴向抵接的驱动部。
优选地,所述驱动轮为凸轮盘,且所述驱动部为设置在所述驱动轮的外圆面上、径向厚度渐变的凸轮齿。
优选地,所述凸轮齿的径向厚度最大区域设置有用于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杆形成周向抵接的止挡块。
优选地,所述凸轮齿为弧形齿或三角齿。
优选地,各根所述支撑杆上均插设安装有顶销,且各所述顶销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驱动部保持抵接。
优选地,各所述顶销均套设有用于减缓磨损的外套环。
优选地,所述撑圆盘的表面还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导向块,且各根所述支撑杆分别穿设在对应的所述导向块内。
优选地,所述驱动轮的中心连接有旋转轴,且所述旋转轴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撑圆盘的中心位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轮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根便于抓握施力旋转的助力杆。
优选地,所述驱动轮的表面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与所述撑圆盘相连、以将所述驱动轮紧固在当前旋转位置的锁紧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37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