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削大螺距螺纹的减振刀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2037.8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2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哲;罗明明;田盛;丛玮琦;张全健;秦晓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29/02 | 分类号: | B23B29/02;B23B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削 螺距 螺纹 减振刀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削大螺距螺纹的减振刀杆,涉及到车削加工领域,包括刀杆本体,密封底座,刀杆本体材料选用40Cr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所述刀杆本体前端开有刀头安装槽,刀头安装槽上端装有一个紧固螺母用于锁紧刀片,所述刀杆本体开有圆柱形水平通孔,圆柱形水平通孔自刀头到密封底座依次安装有一个阶梯型格挡块、一枚蝶形减振弹簧、一个橡胶减振块、另一枚蝶形减振弹簧以及一个金属滑块,所述水平通孔后端连接密封底座。本发明通过蝶形减振弹簧与减振块以及阻尼液的共同作用减小车削时产生的振动,改变刀杆的振动频率并且可以快速调换刀头以达到减少更换时间,提高车削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削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削大螺距螺纹使用的减振刀杆机构。
背景技术
大螺距螺纹件作为关键零部在大型装备设备中应用广泛,起到连接、紧固、传递动力等作用,在重型大型工装设备、风力电力等新能源的重型制造装备中均有应用,例如重型卧式车床、重型铣床、重型车床、重型压力机等上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大螺距螺纹件的应用中,经常因为其制造精度的问题,造成工作过程中的螺纹乱扣、运动精度和定位精度差等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工件加工过程中的刀具振动。
现有技术中,一般的传统车刀杆都是实心结构,虽然应用比较广泛,但是也存在问题,如在大螺距螺纹件加工过程中,由于其具有高进给、大切深、大载荷等特点,致使加工过程中产生明显振动,其振动频率带宽,且存在瞬时振动幅度大等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解决大螺距螺纹件精加工振幅大、振动大问题的减振刀杆来满足人们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削大螺距螺纹的减振刀杆,采用刀杆本体(4)上设计圆柱形水平通孔(8),该圆柱形水平通孔(8)内装置有蝶形减振弹簧(6)、减振块(7)、蝶形减振弹簧(9)、阻尼液(14),有效地克服或避免在大螺距螺纹件加工过程中,由于其具有高进给、大切深、大载荷等特点,致使加工过程中产生明显振动,其振动频率带宽,且存在瞬时振动幅度大等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车削大螺距螺纹的减振刀杆,包括刀杆本体(4)、密封底座(13),所述刀杆本体前端开有刀头安装槽(2),刀头安装槽(2)上安装有梯形车刀(1),刀杆上设有圆柱形水平通孔(8),所述圆柱形水平通孔(8)间填充有阻尼液(14),刀头端设有阶梯型格挡块(5),后端连接有密封底座(13),所述密封底座(13)上安装有调整螺母(11)和四个紧固螺柱(12),调整螺母(11)前安装有金属滑块(10)刀头安装槽(2)后设有阶梯型格挡块所述阶梯型格挡块(5)和调整螺母(11)间设有共两个蝶形减振弹簧(6)(9),中间由减振块(7)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圆柱形水平通孔(8)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形水平通孔靠近刀头端设有阶梯型格挡块(5),另一端连接密封底座(13),密封底座(13)上设有调整螺母(11)和四个紧固螺柱(12)。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形水平通孔内有蝶形减振弹簧(6)、蝶形减振弹簧(9)。
进一步地,所述蝶形减振弹簧(6)和蝶形减振弹簧(9),中间由减振块(7)连接。
与现有技术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中所涉及的一种用于车削大螺距螺纹的减振刀杆结构新颖,减振效果稳定,基本实现了在车削大螺距螺杆加工中刀体的振动问题,所设计的减振块(7)、阻尼液(14)、蝶形减振弹簧(6)形成逐级式减振,先通过蝶形减振弹簧(6)衰减振动强度后通过减振块(7)二次减振,然后通过另一枚蝶形减振弹簧(9)将减振衰减变小,同时阻尼液(14)起到了缓冲、减振的作用,基本解决了刀杆瞬时振幅过大,刀杆振动固有频率无法改变的问题,所设计的密封底座(13)采用紧固螺柱(12)紧固到刀体上,更加方便刀杆体内部结构安装,同时调整螺母(11)的设计,可以随时调节刀杆内部蝶型减振弹簧张紧程度来使刀杆适应工件材料因不同产生的振动强度不同的情况,从而优化减振效果,提高车削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20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