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鱼道高边坡上下交叉作业安全防护结构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9840.6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6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廖重阳;柘孝金;刘朝建;罗朝贵;范伟;沈国武;欧成远;周维亮;管廷辉;郑红伟;张华军;戴青青;张波;梁爽;夏懿川;骆双;李嘉;李仕进;徐浩森;罗敬松;薛安伟;令狐昌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张祥军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道 高边坡 上下 交叉 作业 安全 防护 结构 方法 | ||
1.一种长鱼道高边坡上下交叉作业安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边坡(1),所述边坡(1)的顶部设有顶部施工面(2),边坡(1)的底部设有底部施工面(3),边坡(1)上从上至下分别设有跳板防护层(4)、柔性网防护层(5),柔性网防护层(5)距底部施工面(3)高度差30~40m,跳板防护层(4)距柔性网防护层(5)高度差15~20m,跳板防护层(4)距边坡(1)顶部高度差2~10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鱼道高边坡上下交叉作业安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跳板防护层(4)包括脚手架(6),脚手架(6)固定于边坡(1)上,脚手架(6)顶部满铺钢跳板(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鱼道高边坡上下交叉作业安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跳板(7)上方铺设有三防布(8)。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鱼道高边坡上下交叉作业安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6)下端设有第一砂浆锚钎(9),第一砂浆锚钎(9)向下插入边坡(1)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鱼道高边坡上下交叉作业安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网防护层(5)包括被动防护网(10),被动防护网(10)下端锚固与边坡(1)上,被动防护网(10)内侧铺设有木模板(11),木模板(11)的内侧铺设有柔性层(12),木模板(11)朝向被动防护网(10)一侧设有第二砂浆锚钎(1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鱼道高边坡上下交叉作业安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砂浆锚钎(13)向边坡(1)法向倾斜地插入边坡(1)中,第二砂浆锚钎(13)部分外露,外露部分套有钢管。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鱼道高边坡上下交叉作业安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防护网(10)为RXI-075型被动防护网。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鱼道高边坡上下交叉作业安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网防护层(5)面向边坡(1)一边的底部还设有防漏层(1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长鱼道高边坡上下交叉作业安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层(14)包括两层竹跳板(15),两层竹跳板(15)之间设有废旧橡塑海绵(16)。
10.一种长鱼道高边坡上下交叉作业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首层拦截,通过平置跳板拦截顶部施工面(2)掉落的石渣,石渣的80%以上停留在首层拦截面上;
步骤二、二层拦截,采用倾斜或竖向的柔性网状防护层拦截从跳板飞落下的石渣,石渣在网状防护层的缓冲下失去动能,掉落至网状防护层的底部;
步骤三、防漏封堵,柔性网状防护层的底部封堵,并加工出行走通道,防止掉落至网状防护层的底部的石渣漏出;
步骤四、清渣,施工开始后,利用施工间隙定期清理平置跳板、柔性网状防护层的底部积存的石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98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回收再利用处理系统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压型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