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同机组间锅炉与汽轮机互连的系统以及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9623.7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5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贾晨光;薛志恒;孟勇;王伟锋;赵杰;吴涛;何欣欣;杨可;陈会勇;王慧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1/02 | 分类号: | F01K11/02;F01K13/02;F01D17/10;F01D13/02;F01D15/10;F22B33/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 机组 锅炉 汽轮机 互连 系统 以及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机组间锅炉与汽轮机互连的系统以及运行方法,包括汽轮机组汽水系统及增设系统。增设系统将主蒸汽、再热冷段及热段蒸汽、中压缸排汽、低压缸抽汽及最终给水分别连通至对应母管。部分机组锅炉停运、热备用或二班制运行时,可通过控制各母管与机组间连接阀组使停炉机组汽轮机获得主、再热蒸汽,并对停炉机组冷再热蒸汽进行回收,实现停炉不停机,此外,通过将停炉机组中压缸排汽倒送至其他机组低压缸,提高多台机组平均低压缸运行效率。采用本发明方法,机组在“少炉多机”运行工况下,可实现进一步的“机、炉解耦”,在投运锅炉正常运行条件下,进一步降低深度调峰运行工况下的汽轮发电机组输出电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力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同机组间锅炉与汽轮机互连的系统以及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发展未来将不断转向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发电系统。根据预测,2035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占总装机容量的45%左右。大量的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建设,将对电网的调峰能力,特别是深度调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要求下,燃煤火电机组的深度调峰适应,将成为发电领域的必然选择。
目前,针对燃煤火电机组,提高调峰能力的主要手段是“锅炉低负荷稳燃技术”和“机组热电解耦技术”。其中,锅炉低负荷稳燃技术通常采用低负荷精细化燃烧调整、燃烧器和制粉系统优化改造、改善入炉煤质等方式实现,但整体上,锅炉低负荷运行时因火焰在炉内充满程度较差,煤粉在炉内稳定燃烧难等因素限制了机组负荷进一步降低的空间;热电解耦技术,对电站热用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适用于发电机组纯凝运行工况。
因此,随着能源发电领域的逐步转向,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满足各种运行条件下的机组深度调峰热力系统及运行技术,以满足未来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不断增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同机组间锅炉与汽轮机互连的系统以及运行方法,从而实现提升机组深度调峰运行工况下的灵活性以及锅炉设备事故状态下的机组发电量。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不同机组间锅炉与汽轮机互连的系统,包括汽轮机组汽水系统及增设系统;其中,增设系统包括:主蒸汽连通母管、冷再热段蒸汽连通母管、热再热段蒸汽连通母管、凝汽器热井倒水泵和热井凝结水连通母管;
主蒸汽连通母管分别连接至每台机组锅炉的过热器出口主蒸汽管道,连接点介于锅炉过热器出口阀组与汽轮机进汽阀组之间的管道上,连接点至主蒸汽连通母管间设置单机至主蒸汽连通母管控制、隔离阀组;
冷再热段蒸汽连通母管连接锅炉的再热冷段蒸汽管道,连接点介于汽轮机高压缸出口与锅炉再热器蒸汽入口阀组之间的管道上,连接点至冷再热段蒸汽连通母管间设置单机至冷再热段蒸汽连通母管控制、隔离阀组;
热再热段蒸汽连通母管连接锅炉的再热热段蒸汽管道,连接点介于锅炉再热器蒸汽出口阀组与汽轮机中压缸入口之间的管道上,连接点至热再热段蒸汽连通母管间设置单机至热再热段蒸汽连通母管控制、隔离阀组;
凝汽器热井倒水泵入口由旁路从凝汽器热井引出,出口管道设置倒水泵隔离、控制阀组,阀后设置三通管,与热井凝结水连通母管相连接;
热井凝结水连通母管连接各机组凝汽器热井凝结水管道,连接点介于热井出口与凝结水泵之间的凝结水管道上,管道上设置单机至热井凝结水连通母管隔离、控制阀组,阀组位置在三通管与连接点之间。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增设系统还包括:中压缸排汽连通母管、除氧器进水连通母管和最终给水连通母管;
中压缸排汽连通母管连接汽轮机中压缸排汽至低压缸进汽管道,连接点介于汽轮机中压缸出口与汽轮机低压缸入口阀组之间的管道上,连接点至中压缸排汽连通母管间设置单机至中压缸排汽连通母管控制、隔离阀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96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