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的河床桩基搬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8839.1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9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冯聪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口思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E04G2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任丽娜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江东新区琼***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利 工程施工 河床 桩基 搬运 装置 | ||
1.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的河床桩基搬运装置,包括载重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2),支撑柱(2)上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3),角度调节机构(3)上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4),高度调节机构(4)上设置有夹持机构(5),支撑柱(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爬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的河床桩基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3)包括第一连接板(301)、转动柱(302)、第一齿轮(303)、蜗轮(304)、第二连接板(305)和第一电机(306),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01),第一连接板(30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302),转动柱(3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03),第一连接板(301)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蜗轮(304),转动柱(3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05),第一连接板(3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06),第一电机(30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贯穿第一连接板(301)与蜗轮(304)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的河床桩基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4)包括第一固定板(401)、第一衔接板(402)、第一固定架(403)、钢索(404)、第二固定架(405)、转杆(406)、绳索(407)和第二电机(408),第二连接板(3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401)和第一衔接板(402),第一衔接板(4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架(403),第一固定板(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钢索(404),钢索(40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架(405),第二固定架(405)的一侧内壁转动安装有转杆(406),转杆(406)的外壁环绕有绳索(407),第二固定架(405)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408),第二电机(40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贯穿第二固定架(405)与转杆(406)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的河床桩基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操作箱(501)、双向螺纹杆(502)、第二齿轮(503)、第三齿轮(504)、第三固定架(505)、第二衔接板(506)、夹持板(507)、滑块(508)、连接杆(509)和第三电机(510),绳索(40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操作箱(501),操作箱(501)的一侧内壁转动安装有双向螺纹杆(502),双向螺纹杆(5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503),操作箱(501)的内侧顶部转动安装有第三齿轮(504),操作箱(5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架(505),第三固定架(5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衔接板(506),第二衔接板(506)的两侧均铰接连接有夹持板(507),双向螺纹杆(502)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滑块(508),滑块(508)的底部铰接连接有连接杆(509),操作箱(5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510),第三电机(51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贯穿操作箱(501)与第三齿轮(504)的顶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的河床桩基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03)和蜗轮(304)两者相啮合,蜗轮(304)的顶部不与第二连接板(305)的底部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的河床桩基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索(404)的另一侧与第一固定架(403)固定连接,第一衔接板(402)的外壁固定有箍环,第一固定板(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避雷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的河床桩基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衔接板(506)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五个夹持板(507),五个夹持板(507)通过固定栏固定连接为一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的河床桩基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503)和第三齿轮(504)两者相啮合,夹持机构(5)始终不与支撑柱(2)相互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口思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口思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883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