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及其用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6773.2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3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佳;陈远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1 | 分类号: | H01M50/531;H01M50/59;H01M50/183;H01M1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51 | 代理人: | 辛鸿飞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及其 用电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多个电极组件、多个导电单元和多个保护板组件。所述多个电极组件设于一个包装袋内。所述导电单元和所述电极组件一一对应,所述导电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电极组件电连接,所述导电单元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包装袋的外部。所述保护板组件位于所述包装袋的外部,所述保护板组件和所述电极组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电单元和所述保护板电连接。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本申请具有较好的电池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及其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电池和用电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对电池充电速度和电池容量方面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常见的快充解决方案通过将多个电芯在外部串联或者并联,实现高压充电或者大电流充电,从而提升电池充电速度,但这样可能导致电池的能量密度损失和电池所占用的体积增大。另外,多个电池串并在使用时,要求挑选容量、内阻、自放电等一致性良好的两颗电芯并联,要求电芯的一致性高,工艺复杂。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克服或改善现有技术问题的电池和用电设备。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多个电极组件、多个导电单元和多个保护板组件。所述多个电极组件设于一个包装袋内。所述导电单元和所述电极组件一一对应,所述导电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电极组件电连接,所述导电单元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包装袋的外部。所述保护板组件位于所述包装袋的外部,所述保护板组件和所述电极组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电单元和所述保护板电连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单元包括第一导电单元和第二导电单元,所述第一导电单元包括两个极耳,所述第二导电单元包括两个极耳;或,所述第一导电单元包括三个极耳,所述第二导电单元包括两个极耳;或,所述第一导电单元包括四个极耳,所述第二导电单元包括两个极耳。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单元包括第一导电单元和第二导电单元,所述第一导电单元包括三个或四个极耳,所述保护板组件包括第一保护板组件和第二保护板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单元的极耳从所述包装袋的同一侧延伸而出,所述第一保护板组件包括和所述第一导电单元的位于所述包装袋的同一侧的极耳连接的第一保护板,所述第二保护板组件包括第二保护板,所述第二保护板和所述第二导电单元连接;或,所述第一导电单元的极耳分别从所述包装袋的相对的两侧延伸而出,所述第一保护板组件包括第一保护板和第三保护板,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所述第三保护板分别连接于位于所述包装袋的相对两侧的第一导电单元的极耳,所述第二保护板组件包括第二保护板,所述第二保护板和所述第二导电单元连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装袋包括封边部,所述导电单元从所述封边部延伸出来;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所述保护板组件包括第一保护板组件和第二保护板组件,所述第一保护板组件和所述第二保护板组件位于所述封边部的两侧或同一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板组件包括第一保护板,所述第二保护板组件包括第二保护板,所述第一保护板和/或所述第二保护板的板面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包装袋的封边部的宽度的二分之一。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边部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封边部和底封边部,所述导电单元包括第一导电单元和第二导电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单元和所述第二导电单元均从所述顶封边部或所述底封边部延伸而出,或,所述第一导电单元从所述顶封边部延伸而出,所述第二导电单元从所述底封边部延伸而出,所述保护板包括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所述第一保护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单元,所述第二保护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单元。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充电倍率不同的高倍率电极组件和低倍率电极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6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