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颗粒增强球形Ti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5779.8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5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田卓;路建宁;冯晓伟;冯波;林颖菲;罗铁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材料与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14/00 | 分类号: | C22C14/00;C22C32/00;B22F1/14;B22F9/04;B33Y70/00;C22C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颗粒 增强 球形 ti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颗粒增强球形Ti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粉末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采用熔盐‑超声分散结合步骤制备产品,有效的将特定纳米尺寸的固体陶瓷颗粒引入至Ti基材料中,所述方法制备的金属粉末材料具有硬度高、强度高、耐磨性高等特性,为扩展Ti基复合材料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原料上的保证,也可保障所述陶瓷颗粒原料的高利用率;同时,纳米碳化硅颗粒增强Ti粉材料同样能够扩展钛基复合材料在增材制造、热等静压和粉末冶金领域的应用。本发明所述材料制备方法操作步骤简单,重复性高,安全环保,可实现工业化小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粉末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颗粒增强球形Ti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钛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无磁性等优异性能,其相关制品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航海、医疗器械、轨道交通等领域。但纯钛的耐磨性较差,且易发生粘连,这就导致了其在相应领域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提高纯钛的硬度,进而改善其耐磨性对扩大其使用范围具有积极的意义。
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是指在金属基体中加入弥散分布的增强相陶瓷颗粒而形成的一类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相主要选择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熔点的陶瓷颗粒。由于增强相含量相对较低、分布较为均匀、颗粒细小,所以复合材料基本保持了基体金属原有的物理性能。另外增强相陶瓷颗粒在金属基体中弥散分布,颗粒的钉扎作用可以有效地阻碍金属基体中的位错运动,因此能够极大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传统的增强相材料主要以微米或亚微米尺寸的颗粒为主。有研究表明,与传统的微米或亚微米尺寸的颗粒相比,同质量或同体积分数的纳米颗粒在基体中的强化效果要更加明显。
碳化硅陶瓷具有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高导热、密度低、抗腐蚀等优异性能,其制品在石油、化工、微电子、汽车、航天、航空、造纸、激光、矿业及原子能等工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纳米碳化硅陶瓷颗粒继承了碳化硅陶瓷优点,如果将纳米碳化硅陶瓷颗粒引入到Ti粉当中,制备出纳米碳化硅陶瓷增强Ti粉,即可提高粉体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对扩大钛基复合材料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颗粒增强球形Ti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得到的产品可有效解决现有Ti基产品硬度低、耐磨性差的缺陷,通过熔盐-超声分散的方法将高强度纳米陶瓷材料颗粒碳化硅引入Ti粉体当中,从而达到增强产品硬度、强度等力学性能的目的,也可保障所述纳米碳化硅原料的高纳米颗粒利用率。该方法操作步骤简易可控,规模化生产效率高,批次间产品品质有保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纳米颗粒增强球形Ti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Ti粉、纳米碳化硅及无机盐混合均匀并进行球磨处理,过筛,得前驱粉体A;所述Ti粉与纳米碳化硅的体积比为1:0.03~0.3,所述Ti粉与纳米碳化硅的体积之和与无机盐的体积比为:v(Ti粉+纳米碳化硅):v(无机盐)=5~15:85~95;所述纳米碳化硅的平均粒径为40~60nm;
(2)将步骤(1)所述前驱粉体A进行真空加热,待粉体熔化后将所得熔体进行超声分散处理,冷却,所得块状固体粉碎至粉体颗粒粒径<5mm,得前驱粉体B;所述真空加热时的真空度≤6×10-2;
(3)将步骤(2)所得前驱粉体B置于去离子水中溶解搅拌,随后对溶解后的悬浊液进行沉淀,再将上层悬浊液倒出,留下底层黑色的颗粒状物质,并重复本步骤3~5次,得底层混合溶液C;
(4)将步骤(3)所得底层混合溶液C经抽滤、烘干后,所得黑色粉末依次进行粉碎和过筛处理,即得所述纳米颗粒增强球形Ti粉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材料与加工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材料与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57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