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型电池大面包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3684.2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4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郭彪;梁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韩燕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型 电池 面包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型电池大面包胶设备,包括有顶侧夹组件,固定组件,连接于固定组件上的压辊组件、活动辊组件和底侧夹组件。本发明实现直立设置方形电池两侧面的大面包胶操作,确保两侧面包胶受力状态均匀、包胶一致性高;采用活动辊组件升起与下降,可以实现直立设置方形电池两侧面的半包胶与完全包胶,有效提升大面包胶的兼容能力,保证包胶质量;顶侧夹组件和底侧夹组件实现方形电池大面包胶的全程夹持,提供包胶的持续、均匀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锂电池PACK成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方型电池大面包胶设备。
背景技术
动力锂电池PACK成组前,需要对单体电池进行除极柱所在面外的包胶作业,方型铝壳电池需要实现5面的完整包胶,设备结构相对圆柱电池要求比较复杂。方型电池包胶质量最难保证的为相对立的两侧大面包胶品质,经常出现包胶褶皱、气泡等不良问题。究其原因,是现有设备无法很好的兼容电芯来料一致性变化较大造成的。由于现有方型电池,为了追求电池的能量密度,持续减薄铝壳厚度;同时没法保证不同周边焊机台焊接一致性;形成单体电芯非规律性大面凹凸,造成大面包胶质量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型电池大面包胶设备,实现直立设置方形电池的大面包胶操作,提高包胶贴合质量以及送胶平整水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方型电池大面包胶设备,包括有顶侧夹组件,固定组件,连接于固定组件上的压辊组件、活动辊组件和底侧夹组件;
所述的顶侧夹组件位于压辊组件的正上方,所述的顶侧夹组件包括有顶侧夹夹爪气缸、以及两个顶端与顶侧夹夹爪气缸连接的顶侧夹爪;
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有两个水平设置的固定基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每个固定基板上的固定辊组件,两个固定基板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每个固定辊轮组件均包括有一个水平设置的固定辊轮,每个固定辊轮上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连接于对应的固定基板上,两个固定辊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相互平行,两个固定辊轮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固定基板之间的距离且等于方形电池的厚度;
所述的压辊组件包括有两组压辊升降驱动组件和两个压辊弹性轮组件,每组压辊升降驱动组件均包括有压辊气缸固定板、固定连接于压辊气缸固定板上的压辊升降驱动气缸、连接于压辊升降驱动气缸活塞杆底端上的压辊气缸连接板、以及底端连接于压辊气缸连接板上的两个压辊传递轴,每组压辊升降驱动组件的压辊气缸固定板均与两个固定基板固定连接,压辊升降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延伸,两个压辊传递轴位于压辊升降驱动气缸的两侧且底端分别连接于压辊气缸连接板的两端上,每个压辊弹性轮组件均包括有一个水平设置的压辊弹性轮,两个压辊弹性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相互平行,两个压辊弹性轮之间的距离等于方形电池的厚度,两个压辊弹性轮上转轴的其中一同向端分别通过轴承座连接于其中一组压辊升降驱动组件两个压辊传递轴的顶端,两个压辊弹性轮上转轴的另一同向端分别通过轴承座连接于另一组压辊升降驱动组件两个压辊传递轴的顶端,所述的两个压辊弹性轮组件分别位于两个固定辊轮组件的正上方;
所述的活动辊组件包括有两组活动辊升降驱动组件和两个活动辊轮组件,每组活动辊升降驱动组件均包括有活动辊气缸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活动辊气缸固定板上的活动辊升降驱动气缸、连接于活动辊升降驱动气缸活塞杆底端上的活动辊气缸连接板和底端连接于活动辊气缸连接板上的两个活动辊传递轴,每组活动辊升降驱动组件的活动辊气缸固定板均与两个固定基板固定连接,活动辊升降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延伸,两个活动辊传递轴位于活动辊升降驱动气缸的两侧且底端分别连接于活动辊气缸连接板的两端上,每个活动辊轮组件均包括有一个水平设置的活动辊轮,两个活动辊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相互平行,两个活动辊轮之间的距离等于方形电池的厚度,两个活动辊轮上转轴的其中一同向端分别通过轴承座连接于其中一组活动辊升降驱动组件两个活动辊传递轴的顶端,两个活动辊轮上转轴的另一同向端分别通过轴承座连接于另一组活动辊升降驱动组件两个活动辊传递轴的顶端,所述的两个活动辊轮组件分别位于两个固定辊轮组件的正上方且位于两个压辊弹性轮组件的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36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