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人机测距避障的激光雷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3134.0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9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钱燕;冯学斌;邹修国;刘红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弘伍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08 | 分类号: | G01S17/08;G01S17/933;G01S7/481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华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8 | 代理人: | 钱丽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人机 测距 激光雷达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测距避障的激光雷达装置,属于无人机雷达领域,包括障碍检测机构、驱动机构、调角检测机构、支撑结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障碍检测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调角检测机构,所述底固环的内侧可滑动式连接有升降环,所述升降环的上表面可转动式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调向转板,所述调向转板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激光信号发射器,所述勘测雷达。本发明可实现,检测的角度进行调整,增加可检测范围,提升精准性,简化驱动结构和安装结构,减小整体尺寸体积,减小对无人机飞行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雷达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测距避障的激光雷达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机市场飞速增长,避障技术作为增加无人机安全飞行的保障也随着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通过其传感器收集周边环境的信息,测量距离从而做出相对应的动作指令,从而达到避障的作用,无人机外置式的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向目标发射探测信号(激光束),然后将接收到的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目标回波)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作适当处理后,就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如目标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甚至形状等参数。
但外置挂载式雷达,由于其本身的调整和旋转角度有限,容易产生检测死角,同时外置挂载有可能影响无人机飞行的平稳性,使得无人机操控受到不好的影响,使得无人在飞行时,飞行角度产生一定的倾斜容易在落地时磕碰地面,使组件损坏,需要对无人机进行整体进行调整,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为减少整体对无人机飞行时的影响,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无人机测距避障的激光雷达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测距避障的激光雷达装置,它可以实现检测的角度进行调整,增加可检测范围,提升精准性,简化驱动结构和安装结构,减小整体尺寸体积,减小对无人机飞行的影响。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无人机测距避障的激光雷达装置,包括障碍检测机构、驱动机构、调角检测机构、支撑结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障碍检测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调角检测机构,所述障碍检测机构包括勘测雷达和信号放射端,所述勘测雷达与信号放射端固定连接,所述信号放射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转盘,所述底转盘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底固环,所述底固环的内侧可滑动式连接有升降环,所述升降环的上表面可转动式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调向转板,所述调向转板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激光信号发射器。
进一步的,所述调角检测机构包括测距探头、转角固座、转向端、联动转杆、固定铰杆,所述转向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角固座,所述转角固座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测距探头,所述转向端的顶侧末端铰接有联动转杆,所述联动转杆的另一端铰接有固定铰杆。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端内侧面可转动式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外侧可滑动式连接有滑动端板,所述滑动端板与勘测雷达可转动式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另一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供电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滑动杆和供电端,所述滑动杆与供电端固定连接,供电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的侧面螺纹连接有处理控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弘伍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弘伍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31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