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伤修复的评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40802.4 | 申请日: | 2021-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1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岳珠峰;黄威;赵哲南;曾延;杨未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G06F119/08;G06F119/14;G06F119/02;G06F1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 |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件 损伤 修复 评估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伤修复的评估方法,包括:根据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伤特点,确定带孔结构件的损伤部位和损伤范围;根据带孔结构件的实际承受载荷,对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伤进行失效分析,并制造带孔结构件的模拟件;根据损伤部位和损伤范围,去除模拟件孔边的目标部位,以形成试验件,目标部位包含损伤部位;对试验件进行修复,以使试验件与模拟件的形状相同;测试和分析修复后的试验件中的修复部位的微观组织结构、残余应力和力学性能,以评估修复部位的可靠性;对修复后的试验件进行疲劳试验,以评估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伤修复后的疲劳寿命。该评估方法能够对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伤修复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估。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伤修复的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带孔结构件在工作环境下很容易产生疲劳损坏,并且在孔的边缘会存在较大的应力梯度,容易在孔边形成疲劳、蠕变等裂纹损坏,从而造成结构上的不完整和结构功能的降低,影响其疲劳寿命。
目前,在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中,由于对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伤修复后的强度研究较少,无法全面的对修复后的带孔结构件的疲劳寿命和可靠性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全面的把控。因而,出于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考虑,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坏后,目前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是对损坏的带孔结构件进行更换的方式,而并不采用修复的方式。
因此,提出一种带孔结构件的孔边修复的评估方法,以对修复后的带孔结构件的疲劳寿命和可靠性进行有效的评估是极其需要的。
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伤修复的评估方法,该评估方法能够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伤修复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估,从而对修复后的带孔结构件的可靠性具有更加全面的把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提供了一种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伤修复的评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伤特点,确定所述带孔结构件的损伤部位和损伤范围;
根据所述带孔结构件的实际承受载荷,对所述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伤进行失效分析,并制造所述带孔结构件的模拟件;
根据所述损伤部位和所述损伤范围,去除所述模拟件孔边的目标部位,以形成试验件,其中,所述目标部位包含所述损伤部位;
对所述试验件进行修复,以使所述试验件与所述模拟件的形状相同;
测试和分析修复后的所述试验件中的修复部位的微观组织结构、残余应力和力学性能,以评估所述修复部位的可靠性;
对修复后的所述试验件进行疲劳试验,以评估所述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伤修复后的疲劳寿命。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伤特点,确定带孔结构件的损伤部位和损伤范围,包括:
根据所述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伤特点,对所述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伤进行观测,以确定所述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伤形式;
对所述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伤的力学性能进行理论分析,以得到所述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伤的理论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伤形式和所述理论分析结果,确定所述带孔结构件的损伤部位和损伤范围。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带孔结构件的实际承受载荷,对所述带孔结构件的孔边损伤进行失效分析,并制造所述带孔结构件的模拟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08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